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輔導孩子寫作業(yè)成了家長的活,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家長都具備輔導孩子的能力,所以很多家長都為此著急上火,而且不僅是能力的問題,還有家長本身情緒的問題,畢竟孩子不是大人,很多東西都不能理解,教導起來確實十分費勁。那么輔導孩子做作業(y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輔導孩子做作業(yè)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1、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
家長在陪孩子學習的時候,需要為孩子營造一個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除了保持安靜的基本需求,家長也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學習的儀式感。最好準備一個單獨的書桌,盡量不要讓孩子在茶幾或餐桌等容易分心的地方學習。桌面上不要擺放過于卡通的文具和玩偶,以免孩子在學習的時候被吸引注意力。
2、無需時刻監(jiān)督
很多家長喜歡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時刻站在孩子的身后,生怕少看了一分鐘,孩子就會不好好學習。這種不間斷的緊盯,反而會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讓孩子無法進入放松的學習狀態(tài)。所以家長不妨給予孩子一個半開放的空間,不要一直站在孩子的身邊,發(fā)現(xiàn)錯誤就打斷孩子。家長可以嘗試讓孩子獨自學習15分鐘,然后家長再去驗收一下學習成果,對孩子進行相應的輔導。
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可采取的辦法:1、教會孩子認知情緒,讓孩子了解情緒;2、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只有接納自身的情緒,才能積極處理問題;3、和孩子共情,讓孩子明白對于情緒自己是由掌控力的;4、從辨識他人情緒開始,了解各種不同的情緒。
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1、教會孩子認知情緒
情緒是自然的體驗和感受,但人并不是天生就能分辨自己所有情緒的。絕大部分孩子在有負面情緒的時候,都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他們往往翻來覆去只會說不開心,不高興。仿佛在孩子的認知中,情緒只有兩種,一種是開心、高興,另一種則是相反的。作為家長,和孩子聊天時,可以嘗試換不同的詞去描述自己的以及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2、接納孩子的情緒
也許我們不欣賞甚至不贊成孩子一些過激的情緒表達方式,但是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家長接納孩子的情緒,就等于承認他們對外界情境的反應是正常的。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去進一步幫助孩子處理情緒,以及行為。當孩子出現(xiàn)情緒的時候,如果家長總能接納他們的情緒,孩子會接收到一個信息:情緒是正常的東西,可以坦然地面對它。他們會從家長那里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今后遇到情緒時,就會積極地去應對。
讓孩子學會控制自身情緒可采取的方法:1、教孩子從辨識他人情緒開始,充分了解情緒;2、讓孩子通過自身的理解,把情緒描述出來;3、通過利用一些方式,學習如何控制自身的情緒;4、讓孩子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中,體驗情緒,從而學習控制自身的情緒。
如何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1、辨識他人開始
首先,先讓孩子學習去辨識他人的情緒,而不是從辨識自己開始。原因是因為很多時候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時的感覺是較抽象的,也就是看不到的,對于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只是會覺得開心或不舒服,但是正因為看不到,視覺上沒有很明顯的展現(xiàn),會很難區(qū)辨出感受。所以我建議先從辨識別人的情緒開始,就是從別人的肢體語言、表情,辨識出別人的情緒,有一些孩子甚至是可以從觀察別人之后了解原來自己也會有一樣的情緒。
2、引導孩子描述情緒
一旦孩子有觀察能力后,可以借由日常生活周遭會發(fā)生的情境來做一些引導。當看到別人有情緒了,好比有人笑了,家長可以說:“妹妹好開心”,如果孩子的有足夠的理解力,家長還可以做更完整的描述:“妹妹拿到一個氣球,她好開心”讓孩子學習情緒的因果關系。當家長經(jīng)常在孩子面前說出情緒的詞匯,同時連結當下的情境,孩子對于情緒的辨識會更清楚。除此之外,家長也可以直接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一開始我們先借由別人的情緒來做學習,一旦都熟悉之后,孩子需要學習自己辨識自己的情緒。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很多孩子總是不顧場合的,亂發(fā)脾氣,無論家長在一旁怎么教育,孩子都無動于衷,甚至會愈演愈烈,直至父母妥協(xié),或者采取更為強硬的手段為止。
孩子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怎么辦
1、當孩子的聽眾,傾聽需求。小孩子的臉就像是六月的天,說變就變;所以孩子在幼兒時期情緒不穩(wěn)定也是一種正常的情況,我們家長需要理智的看到孩子的情緒變化。
當孩子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而發(fā)脾氣的時候,家長需要學會和孩子進行溝通,鼓勵孩子表達出其內(nèi)心的真實的想法,了解孩子發(fā)脾氣的原因。
2、規(guī)定行為限制,一起解決問題。我們在幫助孩子處理情緒問題的時候,要給孩子設定好一些限制。其中在孩子發(fā)脾氣的時候要制定這三個最基本的原則是: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損壞物品。
此外,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有一些孩子會通過武力的形式,來發(fā)泄自己的情緒,當我們看到孩子有這個傾向的時候,要及時地制止孩子的行為。
孩子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嘗試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給孩子時間消化自身的情緒;2、家長要幫助孩子充分認識自身的情緒,教會孩子管理情緒;3、引導孩子充分了解他人情緒,讓孩子懂得換位思考;4、給孩子獨立的空間,要允許孩子發(fā)泄脾氣,不要壓抑孩子的情緒。
孩子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怎么辦
1、接納理解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哭鬧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接納并理解孩子的情緒。給孩子一些時間來感受和消化自己的情緒。對于比較小的孩子,有時候只需要給一個抱抱他們就會好很多。等孩子情緒穩(wěn)定下來之后,用鼓勵的語言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產(chǎn)生情緒背后的原因,聆聽并回應他的感受。
2、幫助孩子認識自身的情緒狀態(tài)
對孩子來說,開心就笑,難過就哭,他們不會處理自己的情緒,也不懂得自己的情緒。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和孩子一同談論自己當下的情緒。比如孩子因為小伙伴搶了自己玩具而生氣時,父母可以和孩子談論有關于“生氣”的情緒;比如當孩子被誤解的時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交流一下“委屈”的情緒。
要對孩子們有耐心,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父母需要的是引導他,而不是去規(guī)定他怎么做。引導他該查什么資料,提點一下讓他去思考,耐心陪他。一定要心平氣和的輔導孩子做作業(yè),跟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學會動腦筋,形成習慣就好了。那么,孩子做作業(yè)就情緒不好怎么辦?
孩子做作業(yè)就情緒不好怎么辦
1、同理孩子的情緒
孩子有負面情緒代表有很深的挫折感。找時間和他聊一聊,說出媽媽的擔心,也了解孩子情緒背后的原因。媽媽看你碰到不想面對的事情時,就會很生氣;其實媽媽碰到困難也會很煩躁,要不要告訴我你的困難是什么?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2、家長不要老是監(jiān)督催促孩子
很多父母喜歡在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扮演老師的角色一直盯著孩子,一有錯誤馬上指出來,馬上糾正。孩子在寫作業(yè)的時候如果我們在邊上不停地指指點點:一會兒說寫的工整一點,一會兒說這個錯了,一會兒說坐端正注意姿勢,這樣不停地監(jiān)督、不停地嘮叨,最后孩子寫作業(yè)的心思都沒有了。所以父母陪伴孩子可以,但是一定不要老是去催促糾正孩子,越催孩子可能就會變得越慢,家長可以拿一本書安安靜靜的坐在旁邊看書,孩子遇到不會的題會主動過來問的。
經(jīng)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怒打孩子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學會控制情緒,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2、與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并且監(jiān)督孩子,要允許孩子犯錯;3、充分了解孩子,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經(jīng)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怒打孩子怎么辦
1、學會控制情緒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對孩子有著深刻的影響。不管孩子的各種表現(xiàn)如何,家長總不能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家長首先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就是給孩子作了很好的榜樣。當孩子也因各種原因出現(xiàn)情緒波動時,家長就可以以身作則地去疏導孩子,也同時告訴孩子如何調(diào)解自己的情緒。當家長與孩子之間不再存在情緒上的障礙時,家庭中的很多教育問題都容易解決了。
2、與孩子一起制定規(guī)則
家長有時候要對孩子打罵,可能是因為孩子在生活、學習上出現(xiàn)了問題。在控制好情緒的情況下,家長要與孩子一起來制定一些生活與學習上的規(guī)則。孩子在執(zhí)行既定的生活和學習規(guī)則的時候,既便是有家長的督促和引導,那孩子也有偏離軌道導致犯錯誤的表現(xiàn)。如何面對面孩子的錯誤?又是一個難題。通常,在孩子年少無知的時候,家長是允許孩子犯錯誤,更要允許孩子去改正錯誤。家長不能一看到孩子有錯就大吼大叫,一定要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力爭類似的錯誤下次不再累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