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可采取的辦法:1、教會孩子認知情緒,讓孩子了解情緒;2、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只有接納自身的情緒,才能積極處理問題;3、和孩子共情,讓孩子明白對于情緒自己是由掌控力的;4、從辨識他人情緒開始,了解各種不同的情緒。
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1、教會孩子認知情緒
情緒是自然的體驗和感受,但人并不是天生就能分辨自己所有情緒的。絕大部分孩子在有負面情緒的時候,都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感受。他們往往翻來覆去只會說不開心,不高興。仿佛在孩子的認知中,情緒只有兩種,一種是開心、高興,另一種則是相反的。作為家長,和孩子聊天時,可以嘗試換不同的詞去描述自己的以及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2、接納孩子的情緒
也許我們不欣賞甚至不贊成孩子一些過激的情緒表達方式,但是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家長接納孩子的情緒,就等于承認他們對外界情境的反應是正常的。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去進一步幫助孩子處理情緒,以及行為。當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如果家長總能接納他們的情緒,孩子會接收到一個信息:情緒是正常的東西,可以坦然地面對它。他們會從家長那里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今后遇到情緒時,就會積極地去應對。
3、和孩子共情
家長不會讓孩子立刻止哭,而會承認孩子的情緒,比如跟寶寶說“這里不好玩,吃的還沒上,餓死我們了”,都是在和寶寶共情,承認寶寶壞情緒的正當性。孩子得到了理解,立刻就化解掉了大部分耍賴和哭鬧的原因。但是,家長也不會縱容這種情緒,而是讓孩子體會,各種情緒來來去去,自己是有掌控力的。
4、從辨識他人開始
我們先讓孩子學習去辨識他人的情緒,而不是從辨識自己開始。原因是因為很多時候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時的感覺是較抽象的,也就是看不到的,對于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只是會覺得開心或不舒服,但是正因為看不到,視覺上沒有很明顯的展現,會很難區辨出感受。
所以我建議先從辨識別人的情緒開始,就是從別人的肢體語言、表情,辨識出別人的情緒,有一些孩子甚至是可以從觀察別人之后了解原來自己也會有一樣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