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好好學習,課堂上總是不認真聽講,到了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會找各種理由,導致成績上不去,經常被老師叫去談話,家長們急的每天晚上都睡不著,頭發都白了。那么,孩子不好好學習怎么辦?
孩子不好好學習怎么辦
1、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不愛學習的孩子,往往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也不會重視學習。所以,學習也需要儀式感。如果發現孩子學習不好的話,一定要從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入手。
2、喚醒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
讓孩子學會積極主動地求知,而不是被動式學習。這就需要父母喚醒他們自主學習的意識。
每一個取得成功的人都不是靠強制逼迫培養出來的,所以父母要重視培養孩子的主動性、自信心、自律性和責任感,這是自主學習能力所必需的。
3、讓孩子享受學習的成就感
孩子一直失敗,體會不到成功的喜悅,就會喪失繼續奮斗的動力。家長這時候就需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有成就感,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樂趣;家長要毫不吝惜地夸獎孩子,給孩子一些實質性的獎勵也是不錯的選擇,家長要耐心地陪伴孩子并給予幫助。
孩子不好好學習的原因
1、缺乏自尊心
隨著孩子的不斷長大,總是希望能夠得到別人的贊美。但家長們往往過分關注學習成績,所以孩子就會格外煩躁,但是對于那些缺乏自尊心的孩子來說,即使爸爸媽媽怎么訓斥他們,他們也是無動于衷的。
2、沒有取得成績的滿足感
孩子們為了獲得老師的夸獎、滿分的卷子、最多的小紅花,而爭著搶著去學習。這是學生們最初學習的動力來源;學習的難度不斷增大,孩子在學習中無法獲得滿足、成就感的時候,自然會出現抵觸學習、不愛學習的情況。這也是導致他們不愛學習的關鍵原因之一。
3、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
愛學習其實除了自發性的感興趣之外,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外界環境的熏陶以及引導,讓這份從剛開始的被影響轉變為行為習慣。對于學生而言,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無論是家庭、學校亦或是身邊人的影響,都會讓他們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家長們可以幫助孩子樹立短期的目標,在達到目標之后會獲得一定的滿足感,逐漸感受到明確目標的激勵,體會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想要繼續更進一步的野心,是改變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