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良好的習慣是前提
“習慣決定一切”,要培養孩子的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孩子一起分析哪些好的學習習慣需要繼續保持、哪些不良的習慣要克服、哪些習慣需要盡快養成。在養成好習慣的過程中需要家長的督促引導,使新的行為能固化。
2、孩子學習行為的獨立性是核心
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是相通的。很多家長總習慣于孩子學習時陪伴在身邊,渴了給其倒水、文具家長代為整理等,使孩子缺乏主動性,自然會影響學習主動性的形成。自律是孩子成長過程當中的重要環節,一定要重視孩子自律意識的養成。
3、及時的激勵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強大動力
高中生在身心上不慎成熟,對學習成績的變化容易產生患得患失。家長要幫助孩子分析問題,及時給孩子理解、鼓勵和支持。高中的學習難度大、系統性和綜合性強,勢必會遇到很多困難,所以家長的激勵極為重要。
4、不要對孩子的社交嚴防死守
有些家長為了防止早戀或是結交損友,限制孩子的社交活動,這樣做表面上會讓學生遠離了不良的社交圈子,但實際上效果不會太好。高中生屬于叛逆期,想得到認可的欲望和對獨立自由的向往會讓他們對家長的行為感到不能理解,從而產生逆反心理,會嚴重影響家庭關系,自然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情緒。
5、智商和天賦
這一點往往是家長們最不愿意承認和面對的現實,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葉子,同樣的,孩子們的天賦和智商也是千差萬別,如果您的孩子天資欠缺,也不要焦慮,耐心給他規劃一條適合他自身條件的道路才是最理性的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