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是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產生厭倦情緒或者冷漠態度,甚至表現出逃避行為的心理問題。一般來說厭學的界定是:對三分之二以上的學科失去興趣不愿意學習,目前學習完全處于被動應付、混日子的狀態,絕大部分文化課學習成績很差并且抱有毫不在乎的態度,此類學生可以認定為厭學。厭學已不再是小初中時期學生的表現了近幾年來,大學生厭學情緒也不斷高漲。
常常遇到這樣一類同學,高考入學成績較好,近半年經常出現遲到、曠課現象,即便到教室上課也要么玩手機,要么睡覺,課堂和課后作業都不能完成,幾乎不學習。后期發展到提到學習就頭疼,看到作業就惡心,聽到考試就害怕,完全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
大學生厭學
應對大學生厭學的方法
(一)首先調查了解摸清學生厭學原因,矯正厭學學生不良學習習慣,強化獎賞外部控制。
(二)與任課教師溝通,提高課堂學習氛圍,對厭學學生予以鼓勵關注。都說分分分是學生的命根,充分給厭學學生以機會,針對厭學學生留適合難度的特殊的作業,加相應的成績,讓他看到期末考試及格的希望。
(三)歸因訓練,建立正確認識。厭學癥往往把厭學的原因歸于外因如運氣不好、課程太難等,容易使他們產生無能為力的心理錯覺,通過歸因訓練幫他們建立正確的歸因傾向。
(四)確定目標,制定學習計劃。
1.幫助厭學學生進行自我分析。針對厭學學生自身學習特點進行分析,學生屬于哪一種學習類型學生,各學科學習興趣等。
2.確定學習目標。根絕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學習目標。目標難以適中,讓學生覺得可行可以實現又覺得需要努力。具體化到每天按時上課,按時3.科學安排時間,制定計劃。
(1)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綜合考慮學生學習、娛樂、生活、休息等各方面因素結合自身學習最佳學習時間統籌安排學生時間,細化到每天的小時以及具體學習內容。
(2)制定具體學習計劃表,按照計劃行事,每天晚上針對計劃表內容進行及時進行檢查,完成的打對號,沒完成的查找沒完成原因,運行一段時間后調整學學習計劃表。
(3)制定契約,及時給予反饋。由輔導員老師進行監督厭學學生計劃執行情況,實施陽性強化法,如果完成要及時予以表揚鼓勵。也可以聯系父母親一同配合,家校聯合共同推進學生如期完成計劃。
對待厭學學生要多加以尊重,不能因為他們學習成績差就把他們定位到差生當中去,要熱情,不能冷嘲熱諷;對待厭學學生要多加以關愛,不能讓他們感覺到大家都不喜歡他而讓他們感覺到孤獨和失落進而進一步通過厭學來無形反抗,學生愿意為一個對他好的老師而改變;對待厭學學生要多加以信任和充滿信心,讓他們可以重新認識自我,而不是在大家的不信任中喪失自尊心、在大家的沒有信心中否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