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時候,大學生從緊張、壓抑的高中生活中解放出來,于是在大一便開始放縱自己,當孩子在沒有外面的壓力,內在的動力的時候,就很難靜下心來去學習,因此產生厭學的情緒。那么,大學生厭學怎么辦?
大學生厭學怎么辦
一是要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大學生必須以學業為中心。培養和提高學習興趣,可以從自己喜歡的科目開始,再過渡到實踐科目,以不掛科為目標,再以社會就業等目標擴大知識升華能力,逐步培養學習興趣可以喜歡學習。
二是認識學習的重要性。如果不能掌握豐富的知識就不能立足社會,找不到好工作,更不能為建設強大的祖國做出貢獻,最簡單的抗疫,如果沒有知識,沒有能力,就沒有科技發展能否抗擊疫情?這些都需要知識來保證。
三是要有責任心,想想父母背對著黃土,想為自己的家人夜以繼日的工作,不學習,承擔老人的責任就沒有知識,更談不上立功。
四是榜樣的力量。我們身邊總是有優秀的人,看看別人,找到自己。 《論語》中,三人必有我師,找到學習目標,督促自己努力學習。
五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找到信心,樹立信心,點燃自己的奮斗激情,才會創造美好的未來。
孩子大學厭學的原因
一是滿足于現有知識,只要拿到文憑就好。這種想法是很多大學生的詬病,他們以為只要進入大學的門檻拿到畢業文憑,走向社會就有了通行證,而忽視了在校學習。
二是忙于戀愛社交,感覺學習沒意思。多見于大學生,整天忙著談情說愛,出雙入對,與社會交往,把學習扔在腦后。時間一長,產生了厭學念頭。
三是感覺所學專業不對路子,影響就業。這多見于大學生,在高考志愿時對所招錄專業信心滿滿,當進入實際學習感覺所學專業不太理想,而失去學習的興趣。
四是感覺就業有壓力,對前途發展失去信心。這多見于大學生對當前就業形勢的誤判。總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產生悲觀情緒,認為學好學壞都一樣。
大生學厭學怎么辦,可以讓孩子多了解一下校內優秀人才,好好思考一下今后的人生方向,孩子已經是成年人了嘛,大學里學習也全憑自覺,多去圖書館轉轉,你會發現很多愛好學習的朋友,同時幫助孩子制定目標或者找到一個競爭對手,提起孩子的學習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