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厭學說白了就是孩子不想上學了,去上課就難受,這是一種逃避的心理,他會直接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和未來的發展,那么,學生厭學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是什么?
學生厭學的原因和解決的方法
1、不要打罵
對于打罵孩子是不是有必要,還是個有很有爭議的問題,但如果是出于父母方的著急焦慮而打罵孩子會增強孩子的學習逆反心理,即我就是不學,和你對著干,那么問題會更遭。
2、改變環境
學生厭學,如果是環境原因,如討厭學校、討厭老師、討厭同學,如果有條件的話,改變一下環境是非常必要的。在這個問題上,要多和孩子交流,找出真正原因是關鍵。
3、父母要多和校方溝通
學校是專業管學生的,他們的經驗都比父母豐富,因此,取得校方的支持或配合校方,有目的地去改變厭學一般會有成效。
造成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生在學校里學習跟不上
由于不同的原因,并不是每個孩子在聽課的時候都能夠聽明白老師講的內容,當老師講的內容孩子聽不明白的時候,就產生了畏難情緒,挺著急的,剛開始的時候還想努力去聽明白,很想去學,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人能幫,家長也不理解,不提供幫助,孩子就慢慢的不想學了。
2、學生在學校里對某個老師不喜歡
產生這樣的原因可能與孩子的家庭教育有關系,孩子在家庭當中很多時候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好多被溺愛的孩子,因為在學校里老師是不可能一直順著他,有時被老師一句不經意的話,他就不能接受了。
于是就覺得老師對他不好,就對這個老師有了些意見,轉而對這個老師上的課也就不感興趣,也就越來越不喜歡這個老師的課,因為不感興趣就越來越不喜歡學習這門課,久而久之這門課也就學不好了,于是就產生了厭學心理。
3、家長對孩子過高的期望
當有過高的要求的時候,孩子不一定能達到,不能適應這樣的要求,剛開始還會去努力,拼命的去做,盡量的去做達到家長的要求,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以后發現自己無論怎么努力都達不到家長的要求,這個時候就開始產生放棄心理,于是就破罐子破摔,產生了厭學心理。
作為應對,我們應該與學生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松,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