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的負擔越來越沉重,會對學習產生一種倦怠的心理,甚至是厭學的情緒。那么,小學生厭學的原因及對策?
小學生厭學的原因及對策
原因:
(1)與學習關
當孩子的學習愿望追不上孩子的學習節奏時,勢必會在心里失衡,造成厭學。孩子不寫作業老師罰家長批,不會寫了有時同樣挨罵,這樣會讓孩子非常不喜歡學習,但又得天天做。將學習和痛苦聯系在一起是很痛苦的體驗,學習在孩子心中變得越來越有壓力,厭學情緒油然而生。
(2)父母對孩子過高的期望
如果父母提出了孩子努力也無法企及的目標,孩子再努力也達不到要求,此時孩子多半會攝于父母威嚴而選擇默默放棄努力,自信心也嚴重受挫。和父母沖突不可避免的產生,當孩子把很多精力和力量用來與父母對抗消耗。自然就沒有精力去學習,由此產生厭學情緒。
(3)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
很多家長過分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學習從不過問,也有家庭是因為父母工作繁忙,無人照顧孩子,從而使孩子缺乏大人的扶持和指導,自控性又差,最終導致厭學心理。
對策:
(1)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喚醒孩子心靈深處的向上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從多方面去評價學生,讓學生的自我價值感有多個來源,不要簡單地只用學習成績的好壞對學生進行評價,哪怕是學生考了班級最后一名,也要讓他感受到除成績外, 他還有其他優勢,例如愛勞動唱歌好等,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意識。
(2)家長多賞識孩子,對孩子持有合理的期望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被賞識、被肯定。賞識教育契合人性的需求,被賞識的孩子的生命狀 態是張揚的、快樂的。與賞識教育相對的是打擊教 育,打擊教育下,孩子的生命處于緊縮狀態,表現 出來的是自卑、膽小、緊張、恐懼,缺乏自我價值 感和成就感。
(3)接納孩子
小學厭學的孩子,背后很有可能是父母的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父母首先要接納和細致了解孩子厭學的情緒,改變關注的焦點,遇事先處理情緒,再處理問題。
小學生厭學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為了有效預防或緩解小學生的厭學情緒,家長應該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家校聯手,為小學生創設良好的成長環境,多賞識他們,讓孩子積極學習、快樂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