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孩子基本都會貪玩,雖說貪玩是孩子天性中的主角,但毫無節制的過度貪玩,將會影響學習,這樣一來,孩子就把學習拋在腦后了。
孩子貪玩不主動學怎么辦
1、家長可以對孩子實行“普雷馬克原理”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積極和主動性,父母要么直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行為,等孩子完成作業后直接滿足孩子,要么是問孩子有什么愿望,完成一次作業可以積多少分,等達到多少分,就可以作為獎勵滿足孩子這一愿望。
2、家長需要多抽時間適當的陪伴孩子,當家長能主動去關注和改善親子關系,這是家庭教育的根本之處。千萬不要只看到孩子表面行為就動不動打罵,責備孩子不愛學習,這樣只會打擊他的信心,這樣反而會讓孩子認為自己真的不愛學習,不會學習,心里還真的一門心思只愛玩了。
3、家長要記住鼓勵比打罵更管用。有的家長對孩子學習成績要求很高,當孩子沒有完成自己預期的目標時,就會采用打罵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懲罰,其實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不會讓孩子真正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
4、家長想督促孩子將時間投入到學習之中,有時可以進行"反向鼓勵"。可以和孩子進行游戲競賽,如果孩子輸掉比賽,便去認真學習。競爭的動力被激活,他們也更愿意和父母"一決高下",維護自己的"地位"。
孩子貪玩厭學,都是有原因的
第一、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家長唯恐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對于成績要求的十分嚴格,本著成績至上的原則,家長在家庭教育中就會存在偏頗,當成績下滑時,家長就會嚴厲對待,而且成績的好壞,有時候也會體現在物質獎勵和家庭待遇上。
第二、網絡信息發達,家長通過電腦、手機可以看到很多的信息,而孩子也不例外,也能夠看到網上的各種信息,所以久而久之,因為復雜的信息來源,就會導致孩子對于學習目的的定位有失偏頗。
第三、在孩子學習時,家長以考試成績為考量標準,無限的要求孩子要有一個好成績,如果強烈要求后,孩子成績還是不好,就會演變成指責,如此一來,孩子就會越來越抵觸學習。
孩子貪玩不愿學習,強制督促沒效果,靈活教育更有利
1、適當的約束是最為直接有效的管教方式,無論是和小伙伴玩耍,還是玩手機,家長都要適當限制孩子的娛樂時間。可以和孩子定下規矩,每天玩耍的時間不得超過限制,否則便會受到適當的懲罰,
2、既然孩子喜歡玩耍,家長不妨加入"游戲同盟",和孩子一起娛樂休閑。一方面家長可以通過共同玩樂,了解孩子的喜好和內心的真實想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游戲娛樂中,引導他們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品格的塑造。
3、現在的大部分家長都會要求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家長認為孩子應該上的特長班,補習班,其實這樣壓榨孩子自由時間的同時,還容易忽略孩子真正的興趣,家長要做到的是尊重孩子,特長可以學,但是最好讓孩子能夠自主選擇,如果孩子在上特長班的過程中表現出對某方面的興趣,家長一定不要過于阻止干涉,而是要鼓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