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課主動回答問題,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快速吸收所學到的知識,還能提高孩子在學習上的自信心,變得越來越熱愛學習。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有一部分孩子在上課期間不喜歡舉手發言,讓父母非常苦惱。
孩子不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怎么辦
1、弄清孩子的內心想法。可以在吃飯、散步等時候,和孩子交談下。如果孩子是因為膽小害羞,我們就應該注意了,盡量逐步引導改變。
如果孩子是怕答錯,我們就要鼓勵孩子,只要發言不管對錯都是勇敢的孩子,老師都會喜歡。特別注意的是,不要用質問和批評的口氣和孩子說,會適得其反的。
2、不用擔心被老師批評。孩子不敢在課堂上舉手的原因之一,就是孩子怕回答完錯誤,老師會批評孩子,其實不是的,老師是不會因為學生答錯而批評孩子。
所以告訴孩子不用擔心被老師訓責,老師更喜歡大膽發言舉手的孩子,如果有錯誤的話,老師還能及時給孩子改正,孩子舉手也會幫助老師更加有成就感。
平時家長在家里的時候,也要多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的看法,只要孩子開始慢慢的主動的發表自己的意見,就要肯定孩子,千萬不能因為孩子說的不對就嘲笑孩子。
3、培養主動思考的習慣。家長還應該從培養孩子主動思考的習慣入手。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應有意識地啟發孩子去思考,比如,路邊的蘋果樹上結滿了蘋果,為什么沒人摘?
通過這類問題的引導,使孩子形成主動思考的習慣。這樣在課堂上,當老師提出問題時,孩子就容易積極地思考。
4、讓老師多提問和鼓勵自己的孩子。跟老師溝通請老師配合,課堂上多鼓勵自己的孩子回答問題。可以先讓老師選擇一些簡單的問題,即使孩子回答錯,也讓老師多說一些鼓勵的話,這樣易于增強孩子自信心,慢慢會變得樂于和老師互動。
孩子上課不愛舉手回答問題的原因
原因一、怕出錯。有些孩子膽子小或者擔心自己回答錯了被嘲笑,當老師提問時,這類孩子總喜歡低頭或者看別處,盡量避免跟老師進行眼神交流,所有這些肢體語言都在傳達同一信息:別看我,別看我。
原因二、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年齡還小,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很多孩子看起來坐在那里聽老師講課,其實只是在發呆,根本沒聽到老師講的是什么?當老師提問的時候自然無法舉手回答了。
原因三、擔心別人討厭自己。上課時,很多孩子之所以不喜歡舉手發言,大部分的情況就是擔心別人討厭自己。
因為上課總是舉手發言的話,在別人看來可能有一種愛出風頭的感覺,大家對于那些特別愛出風頭的人又有點看不慣,所以很多孩子為了不讓別人太討厭,所以上課的時候就不舉手發言了。
為了讓孩子舉手發言,家長的錯誤做法有哪些
物質誘惑。家長為了孩子能主動在校發言,硬的不行來軟的。可能會用物質誘惑等手段讓孩子到校舉手發言。這樣的結果更是帶了太多的功利,孩子能不能在校發言在其次,但成長的路上,行為習慣肯定負面多多。真就是丟了西瓜,撿了芝麻。
家長把想法強加給孩子。在學校舉行的公開課上,很多孩子并不想發言,但卻因為父母在場時的“臉色”不得不勉強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