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都是被家長寵溺著長大的,這導致部分孩子比較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覺得身后有父母,因此可以肆無忌憚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只要自己開心就好。面對這一情況,家長需要試著放手,畢竟19歲已經是成年的年齡了,孩子也該學著長大。
19歲不上學了現在該怎么辦
1.耐心勸導
十九歲是成年人了,具有獨立行為能力,應該為自己的語言和行為負責任。決然不想讀書的話,也不能讓孩子在家里懶惰、玩鬧、無所事事,肯定是每天去工作和勞動的,不論什么工作,怎樣的勞動強度,都是要接受的。
家長一定要耐心勸誡,但不能一味隨著孩子的心思走,堅定的讓孩子做這個年齡該做的事。
2.幫助孩子獨立
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孩子找可以讓他上進的朋友圈子,找熟人的朋友圈子約他一起出去玩,一起出去學東西,慢慢的讓他能夠獨立,這才是最好的辦法,千萬不能說。
如果只是指責埋怨適得其反,孩子反倒會走上了歧途。一個人的環境很重要,既然在家里邊,那也就陪著他一起運動,一起做飯都可以學到一些很好的本事關鍵。讓他有一個比較有正能量的朋友圈子好好的去發掘一下,一起去外面多走走,去發現更好的生活才是最根本的解決辦法。
3.鼓勵孩子工作
父母要鼓勵他勸說他,到社會上去找一份可以謀生的工作,剛開始賺多少錢都不重要。關鍵是能養活自己,在工作中,才能發揮一個人的價值潛能,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尊嚴,也才能有自己的交際圈,不至于與社會脫節。
不要猶豫,哪怕干點苦一點累一點的活,也要去干,父母可以心疼,一定要放手,19歲的孩子已經成年了,該有責任和擔當了。
4.帶孩子出門轉轉
最好還是不要讓孩子捂在家里,這樣對孩子真的沒啥好的,耽誤成長,浪費時間。有機會最好常帶他出去逛逛,開開眼界,等情緒穩定了,讓他出去找事干。
導致19歲孩子不上學不工作的原因
1.寵溺的后果
小時候寵溺的結果,孩子覺得父母會為自己承擔,因此有恃無恐。對于孩子該管的時候要管,不要舍不得,不然只會導致孩子越來越難管。
2.缺乏自信心
對自己不自信,把找工作想得太難,害怕被拒絕。過于缺乏自信的孩子,害怕走向社會承擔責任,想繼續躲在父母的庇護下享受毫無壓力的生活。
3.內心的無力感
實際上,這種情況的根源在于內心的無力感。這種無力感源自于孩子內心深處的空虛和無助。他們感到缺乏動力和支持,缺乏一種推動他們前進的力量。因此,他們經常在家里躺著,甚至不愿意去運動或娛樂。
19歲的孩子不聽話怎么解決?過來人分享經驗
1.多跟孩子進行交流
19歲的孩子雖然已經成年,但是在親情方面依舊有著很大的需求。由于閱歷的淺薄,很多方面并沒有他們想象的那么好,需要家長多多引導。
2.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3.要把握好愛的尺度。
改掉一個不良習慣,遠比養成一個好習慣困難得多。在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的過程中,家長需要適時的把握好愛的尺度,應該多從情感上靠近,心靈上溝通,方法上變通。給孩子恰當的愛。如果孩子實在頑性不改,給他一些適度懲罰。說服教育并非是教育的唯一手段,必要的懲戒還是需要的。
4.要把握好愛的尺度。
改掉一個不良習慣,遠比養成一個好習慣困難得多。在幫助孩子克服不良習慣的過程中,家長需要適時的把握好愛的尺度,應該多從情感上靠近,心靈上溝通,方法上變通。給孩子恰當的愛。如果孩子實在頑性不改,給他一些適度懲罰。說服教育并非是教育的唯一手段,必要的懲戒還是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