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是一門比較偏理科的學科,所以很多的孩子在學習地理的時候,都會感覺非常的吃力,但是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是有方法和技巧的,如果孩子的地理不好,家長要及時了解情況,并幫助孩子去提高。
孩子地理成績差怎么辦
第一、首先,不要有畏懼心理。其次,應該多看地球儀和地圖;再次,多做題,再把同類型的題歸納一下,形成體系,與此同時,在上課時要有做筆記的習慣,題記結(jié)合;最后,再在課余時間做一些典型練習題,做到學以致用。
第二、養(yǎng)成良好的讀圖、用圖習慣。地理學科的重要知識很多都“藏”于地圖中,在地理學習中,我們要做到左圖右書,地圖就是知識的骨架、是知識的脈絡(luò),掌握了地圖,就能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如果長期堅持,不僅能發(fā)現(xiàn)地理學科的美,更能讓知識與地圖相結(jié)合,形成良性循環(huán),進而讓地理變得更簡單。
第三、要掌握正確的讀圖、用圖方法。學習地理光有習慣沒有方法是不行的,讀圖要注意先后順序,先觀察什么、再觀察什么,這樣才能一層一層把復雜的地圖拆分開,不會漏掉細節(jié)。通常我們在讀圖、用圖的時候會經(jīng)過:獲取信息、分析地圖、說明原理三個步驟。
第四、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指望著上課睡覺,而課下背背課本上的條條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績,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課堂上認真聽課了,真正理解了,課下就不用再費大力氣去自學了。
況且很多重要的知識和原理隱含在“活動”中,課本中根本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須認真聽課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聽課效果的重要保障。
第五、要熟悉地理課本中的基本概念。要想了解所學地理知識,必須要從基本概念入手,如果什么是地勢、什么是地形都弄不清楚,又怎么能了解后續(xù)所講的知識呢?因此,弄清概念,才能學好地理。
第六、吃透每一個概念,打好基礎(chǔ)。這個非常關(guān)鍵,如果基礎(chǔ)沒搞好,可以從頭開始一點點去攻克,不要怕慢,地理其實概念不是很多,搞清楚了就很容易把知識體系建立起來。
第七、多歸納多總結(jié),形成知識體系。嚴格說地理屬于理科,知識點之間邏輯聯(lián)系很緊密,一定要弄懂。
孩子地理成績差的原因
1、死記硬背沒前途。現(xiàn)在很多家長依舊還在讓孩子死記硬背一些地名,這讓孩子壓力山大,最容易讓孩子記憶的方法是圖形化,抽象化去記憶,家長這樣引導的很少!
2、錯過孩子學習地理黃金期。地理是圖形學,而圖形學科的關(guān)鍵時期是12歲之前,但想下我們在孩子12歲之前,專門和孩子做地理親子共讀的真的不多!
地理怎么學才能提高成績?趕超學霸的學習方法
1、掌握地理要素。如氣候的要素是:位置、溫度、降水;位置的要素是:經(jīng)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交通位置、資源、經(jīng)濟水平(工業(yè)、農(nóng)業(yè)、服務業(yè)……)等。“位置”是地理要素當中最為主要,是核心。
地理要素在不同的地方,其中一個要素會起主導作用,位置則是永遠不可以忽視的因素,會看地圖,掌握了地理要素,也就是掌握了地理的核心知識。
2、記住分布圖。最快的方法是先記背世界七大洲的分布圖,然后記住每個洲大致的經(jīng)緯度,然后再去記背世界氣候類型分布規(guī)律圖,把每種氣候類型的形成原因搞清楚。
再通過氣候類型和該地的地形,推導其他地理特征就比較輕松好記了。地理學習是理科特征更強一些。邏輯推導更強一些。
3、多畫地圖。對于地理基礎(chǔ)差的同學來說,看到地圖就會產(chǎn)生恐懼感,厭惡感,要想除去這種感覺,就必須堅持每天強迫自己去看一遍地圖,看得多了,自然能記住主要地理事物的位置,空間概念慢慢也能培養(yǎng)起來。
在看地圖的同時,最好能把地圖畫下來,不僅加深了對地圖的理解,也能逐步把地圖從紙上裝進腦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