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于叛逆期的孩子總是會做出許許多多奇怪的行為,而且越是家長禁止的事情,他們越是要做,如果家長不懂得如何巧妙引導,那勢必會加重他們的逆反心理,做出更多不理智的行為來。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現形式
1、定力不強 ,容易被誤導。有些初中生,在剛剛進入校園時 ,是一個十分乖巧聽話的學生。而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學校外面的一些人和事, 就會不自覺的進行模仿,而后把這些惡習帶到學校中。很多愛打架,逃課的學生都是由于定力不強,受到校外不良因素的影響而產生了青春期叛逆心理。
2、情緒波動較大。伴隨青春期自我意識的迅速發展,他們對自我評價過高,經常夸大自己的能力和優點,盲目自信,甚至會居高自傲、盛氣凌人,嚴重者發展為自負。經歷挫折和打擊后,又盲目自卑,一蹶不振,缺乏對自我的正確認知與客觀評價。
3、說臟話。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的初中生的自制能力很差,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說會了說臟話,慢慢的成為一種習慣,便成為了出口成“臟”的學生。而很多同學都會慢慢被同化,而且叛逆期的初中生認為說臟話是非常炫酷的表現。
4、對于權威的拒絕。中學生逆反心理最大的一種表現就是對于權威的拒絕,他們會反感老師的管教,拒絕遵守學校規則,以此來表達自己的獨立性和自我意識。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有不少孩子在步入初中之后,就進入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他們雖然會做出許多讓父母生氣的舉動,但只要家長善于引導,多多管教,孩子就不會誤入歧途。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1、曠課。叛逆的初中生有很多愛好,比如玩游戲,運動等等,但就是不喜歡學習。所以經常有叛逆的學生逃課曠課出去玩,比如約上幾個同學去網吧玩游戲,還有的去籃球場打籃球等等。
2、強詞奪理愛頂嘴。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曾經特別聽話懂事,到了初中之后特別喜歡頂嘴和強詞奪理,這時候不要擔心害怕,這可能是到了青春叛逆期。
3、奇裝異服。讓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興奮的事,就是凸顯自己的個性,所以在著裝打扮上會選擇比較另類的方式,他們感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但是在父母眼中,卻是不倫不類。所以當孩子對奇裝異服非常感興趣時,說明他們已經進入到叛逆期,家長要引起注意。
4、脾氣暴躁。孩子在上中學的時候,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他的脾氣會在這個時間段內變得十分暴躁,會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生氣、發脾氣。
初中生正處于身心成長發育的轉折時期,有時候出現一些逆反的行為是很正常的,家長們發現初中生存在逆反心理時,一定要合理的引導孩子,因為如果不及時的教育和引導,對孩子今后的成長是極其不利的。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解決方法
1、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及時和孩子溝通,多贊揚多賞識孩子。任何人都有各自的優點,同樣孩子也有他的閃光點,在這個時候,面對他的點滴優點我們要毫不吝嗇的給他,特別在眾人場合,這種賞識贊美對特殊時期的孩子能夠起的作用更大。
2、在生活中做孩子的榜樣,相互尊重,多表揚多鼓勵孩子。無論在生活和學習當中,作為家長首先要給孩子起帶頭作用,敢于承認錯誤,敢于面對現實,只要是做對的事情,那怕是一點點,也要給予認可和鼓勵。
面對錯誤,要幫孩子分清出錯的原因,改正錯誤的措施,這樣會增加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增強對社會的責任感。
3、對待問題,不要強加自己的觀點給孩子,要適時分析探討,達到共鳴。如果家長總是不顧及孩子的感受,這樣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影響孩子的自主意識,阻礙了孩子自主能力,明顯出現了兩代人之間的思想隔閡,產生了代溝。
很多孩子都會有叛逆期,在初中時期基本上是叛逆的最高峰,這個時候的孩子特別能氣人,管都管不住,那么,初中生逆反心理家長應該怎么辦?
初中生逆反心理家長應該怎么辦
1、不要過度干預孩子的事情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叛逆,是因為家長的手“伸得太長”,干預得太多。比如說當家長看到孩子和一個女同學走得比較近,總是擔心孩子會早戀。孩子本來沒有早戀的想法,家長一直在耳邊念叨,孩子反而會處于心煩或者反抗的因素而選擇早戀。
青春期的孩子有社交需求很正常,家長總是干預也影響到了孩子自尊需求。所以,家長應該在親情方面給孩子足夠的社交需求和安全感,尊重孩子的選擇和做法,給孩子他想要的自尊心。
2、用平等的態度去對待
1、投射逆反
當父母或老師主觀地將自己的孩子或少數人作為工作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時,這稱為投射逆反,而不管與其相關的其他因素造成的消極態度。
2、超限逆反
超限逆反是指父母或教師的客觀要求超出了主體的承受能力或認知水平,會導致兒童產生叛逆心理。這是因為教育的容量太大,時間太長,或者教育的內容生硬,沒有時間間隔而產生了一種叛逆的態度。
3、情境逆反
情境逆轉是指當客觀環境要求不符合主體的需要時,孩子自然會有逆反心理,即主體心不在焉或不聽課,或做其他事情。在特定的機會、情境中,學生個體有不同的心理熱點,處于不同的情緒和情緒狀態,如果當時的家長或老師不顧情況,學生就會誘發學生的情緒障礙,導致學生家長或對老師教育的心理封閉、排他性態度,拒絕接受可以接受的東西。
大多數的厭學的孩子最主要的表現是逃學,而且非常不愿意在教室參與任何學習有關的活動,很抗拒學習書本新知識。導致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有很多,家長們要根據原因,對癥處理。
初中生厭學心理的表現
1、對學習產生消極的態度。本來學習應既是一種輕松愉快、又富有吸引力的活動,但由于多種原因,有些學生卻討厭學習。在教師和家長的壓力下,學生勉強學習,卻時常伴隨著不愉快的體驗,如緊張、焦慮、恐懼、羞愧、內疚、厭惡等。
有的學生談到學習就頭痛,看到作業就心煩,聽到考試就害怕,完全缺乏或者說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好奇心。他們只是在外在壓力下機械、被動、應付式地學習。
2、上課時經常心不在焉。上課時經常心不在焉,東張西望,課后作業馬虎應付或互相抄寫,有時甚至沒有完成,成績不斷滑落。
如今的青少年們都面臨著應試教育的高壓、校園升學率的威逼、以及嚴重的心理負擔困擾,根本就享受不到任何學習的樂趣,面臨的只有寫不完的作業和上不完的補習班,至于興趣愛好更是想都不用想。
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覺得自己已經是大人了,不想事事聽從父母的安排,這是孩子青春期逆反的主要原因。所以作為家長,要適時的放手,正確的引導孩子,幫助孩子辨別是非與方向,才能逐漸改變孩子的叛逆行為。
青春期逆反心理的表現
1.、脾氣不穩定,動輒發脾氣,控制不住自己的沖動。孩子在這個時期往往亂發脾氣,父母的話也聽不進去,反而覺得父母嘮嘮叨叨。
2、有反抗逆反心理,覺得父母和老師都管著自己,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干,所以會開始和父母老師對抗,他們說的都不聽,就和他們反著來。
3、虛榮心理出現。青春期的孩子開始給同學朋友進行攀比買手機買名牌、甚至有些女孩子開始打扮自,打扮的成熱、性感。
4、不愿吐露心聲,孩子在青春期來臨之前,有事情可能會與家長或兄弟姐妹訴說,到青春期以后更愿意自己一個人待著,一般不與別人交流心事,往往家長與男孩進行交流會表現得較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