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有不少孩子在步入初中之后,就進入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的他們雖然會做出許多讓父母生氣的舉動,但只要家長善于引導,多多管教,孩子就不會誤入歧途。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表現
1、曠課。叛逆的初中生有很多愛好,比如玩游戲,運動等等,但就是不喜歡學習。所以經常有叛逆的學生逃課曠課出去玩,比如約上幾個同學去網吧玩游戲,還有的去籃球場打籃球等等。
2、強詞奪理愛頂嘴。如果你發現自己的孩子曾經特別聽話懂事,到了初中之后特別喜歡頂嘴和強詞奪理,這時候不要擔心害怕,這可能是到了青春叛逆期。
3、奇裝異服。讓青春叛逆期的孩子最興奮的事,就是凸顯自己的個性,所以在著裝打扮上會選擇比較另類的方式,他們感覺自己是與眾不同的,但是在父母眼中,卻是不倫不類。所以當孩子對奇裝異服非常感興趣時,說明他們已經進入到叛逆期,家長要引起注意。
4、脾氣暴躁。孩子在上中學的時候,正處于青春叛逆期,他的脾氣會在這個時間段內變得十分暴躁,會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生氣、發脾氣。
5、對父母的依賴減少。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形成,他們的獨立性急劇增強,他們不再被動地聽從父母的教誨和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是非曲直。不想讓父母管自己太多,他們就會覺得父母很嘮叨,不想和父母溝通。
6、羞于承認錯誤。在青春期,許多孩子都會開始在意自己的面子,使得他們在面對老師或家長的指責時,會為了捍衛面子,掩飾錯誤而采取一些較為激烈的措施,或是直接頂撞,或是摔門而走等。
7、變得鶴立獨行。在青春期,隨著身體心理等各方面漸漸變得成熟,使得有些孩子會因此而變得以自我為中心,會太過固執己見的根據自己的想法來做事情,一旦周圍的人說出任何反對的話語,便會被當成敵人來對待。
8、較強虛榮心。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或是衣服,或是文具,都能成為他們彰顯自身價值的物品,若比別人好,便會有很強的優越感,若比別人差,便會不服氣并且想辦法得到更好的。
初中生叛逆要怎么教育
1、穩定孩子的情緒。初中的孩子正處于懵懂期,他們思想還不夠成熟,生活閱歷不夠,對于大人世界里的一些事情和規則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施加壓力,當孩子出現叛逆情況的時候,家長保持平和的態度,耐心教導孩子,將能更好地幫助孩子穩定情緒。
2、尊重孩子。對于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尊重尤為重要,因為青春期的孩子慢慢地都有了自己的心理想法,如果家長對于孩子還是像以前一樣命令孩子做一些事情,不尊重孩子時,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從而引發孩子內心的叛逆心理,所以在教育中學生孩子時,家長的尊重對于孩子的教育也尤為重要。
管教叛逆期孩子的原則
學會寬容和理解。叛逆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發出一些容易讓家長感到惱火和憤怒的行為,家長要學會寬容和理解,不將孩子與自身價值進行綁定,盡力構建一個安全的家庭環境。
與孩子溝通。促進良好溝通是解決叛逆問題的關鍵。家長要與孩子進行真誠的交流,并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想法和想要達到的目標。如果孩子有錯誤行為,建議采取耐心的語言進行規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