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常溝通
對于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和已經休學在家的孩子要區別對待,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家長應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問題,要經常與孩子溝通。
對于只是有厭學情緒的孩子,比如,經常說不愿意去上學、上學很煩,覺得老師、同學很煩、學習作業太多等消極的話,家長應給予重視,但并不是讓家長一味的批評指責孩子。
2、不要拿孩子比較
有的家長為了激勵孩子,經常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這會讓孩子很氣憤,很煩躁,會加重孩子厭學的情緒。就像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總是趕不上別人,不單單只是不喜歡學習、不喜歡學校,而是孩子對自己很不滿。如果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不到位,或者是對孩子說更多批評指責的話,會使親子關系更加緊張,同時也會加重孩子對學習、對學校的厭煩情緒。
因此,當孩子經常說不愿意上學、好煩這些話的時候,家長應盡量先冷靜一下,接下來跟孩子去聊一聊不想上學的原因,比如,問問孩子是不是在學校發生什么沖突了?或者適當減少孩子的學習任務,不給孩子過多的學業壓力。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原因,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需要家長非常投入的跟孩子去交流。
1、多和孩子溝通一下。和孩子談談心,有時候,是家長太理解孩子了,導致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那么理解,單方面是不夠的,需要雙方都理解一點。
2、讓女兒的好朋友做工作。孩子正是上學的年齡,不去學校了,也不是辦法,家長沒有辦法了,可以讓孩子的好朋友來做一下孩子的工作,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共同話題聊的,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苦心,體諒一下家長。
3、和孩子老師溝通一下。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最近表現,不去學校的原因,配合老師一塊解決孩子不去學校的問題。
4、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如果在學習中,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厭學也就無從談起。
5、適當輔導,提高學習的能力。還有一類孩子厭學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學習不好,學習壓力大。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是要給孩子做適當的輔導,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難題。
高二女兒厭學不去學校的原因:
孩子厭學不愿意去學校怎么辦?遇到這樣的事情,作為父母一定要靜下心來,尋找孩子們愿意去學校的主要原因,在想解決的辦法。
孩子厭學不愿意去學校怎么辦
1、控制情緒不打罵好好溝通
孩子不想去學校了,作為家長肯定會生氣,但依然要控制好自己的憤怒情緒,要知道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會讓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談談,了解一下孩子不去學校的原因,看看孩子有沒有提出什么條件和要求等。
2、理解孩子的壓力
孩子不去學校了,家長不能只顧自己的尊嚴或者面子,認為孩子不去學校了,讓自己感到丟人,其實應該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學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壓力,不是遇到了特別大的事情,或者實在是受不了了,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還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這樣問題才容易解決。
孩子進入高三,意味著學習壓力進一步加大,一些孩子難以承受高考帶來的巨大壓力,出現厭學、破罐子破摔等現象,家長們十分擔心孩子,面對高三孩子厭學不愿意去學校,家長可以采取如下幾種方法,幫助孩子堅定信心。
1、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真實的想法,孩子不想繼續讀書的原因,然后根據情況采取對應的措施。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探究一下孩子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事,或者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找出問題的所在,從而去想辦法找對策,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控制情緒不打罵好好溝通。孩子不想去學校了,作為家長肯定會生氣,但要控制好自己的憤怒情緒,要知道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只會讓孩子更逆反,要做的就是好好和孩子談談。
3、家長需要關心孩子的學習狀態,了解其壓力來源和面臨的問題,為孩子提供支持和鼓勵。同時,也可以尋求學校和老師的幫助,了解學生的學業進度和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孩子解決困難。
4、多跟孩子情感交流。父母應該經常向他聊聊自己的現狀。心里不順時,通過語言的傾訴,能消除那些負面心態,太過興奮時,讓孩子覺得有這樣的一個人為你保駕護航,無疑會輕松很多。
5、不要把自己的過高期望和愿望強加給孩子,如果孩子沒有達到你的目標而一味的指責,謾罵與批評。這是不可取的。學習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學的。給予孩子多一些安慰和鼓勵。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形成個人的思維和思想,他們不再依賴父母,開始以成人的方式自居,不愿意被家長管控,因此表現出叛逆的一面。家長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孩子的變化,依舊用教育小孩子的方式引導孩子,就會引起孩子的反抗行為,造成親子間的矛盾,導致孩子和家長對著干,不學習,不去學校。
青春期孩子厭學不去學校家長怎么做
1、對孩子以表揚和鼓勵為主,保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慢慢引導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可運用多種學習方法,如利用視覺,看書;利用動覺,寫字;利用聽覺,聽寫。也可把幾門功課的內容,交替進行復習。還可利用討論的方式和提問的方式進行學習。
2、孩子在青春期叛逆的時候容易出現厭學,當孩子出現了不想上學了,家長不是一味的打罵,而是心平氣和的問問孩子為什么不想上學,孩子不想上學都是有原因的。
3、父母應該給孩子正能量,父母需要做的事情多去關心孩子的學習,多于鼓勵,如果自己沒有時間輔導,建議報一個輔導班,孩子實在跟不上,建議留級讓孩子重新再學習一年。
4、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孩子處理一些簡單的學習問題,比如找幾道簡單得孩子肯定能做出來的題目給孩子做,做出來后贊美孩子聰明伶俐,樹立孩子的信心。
孩子生性貪玩,面對限制他們玩耍的學習,他們自然是不喜歡的,孩子產生不想上學的情緒是正常情況。當遇到孩子提出不想上學想法的時候,家長不能用強制的手段逼迫孩子去上學,而是應該盡可能保持冷靜的狀況,和孩子好好溝通,消除孩子不想上學的負面情緒,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初二孩子厭學不肯去學校怎么辦呢
1.和孩子多溝通
家長首先要疏導孩子的不良情緒。孩子目前的狀態,使她幼小的心靈倍受痛苦的煎熬,家長自己先要擺正心態,以平和、樂觀、積極的心態來幫助孩子度過難關,相信自己的改變能帶動孩子的改變。以平等尊重的態度、欣賞認同的眼光看待孩子。
2.給予孩子應有的鼓勵
孩子在學校里其實學習壓力是很大的。孩子的學習是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鼓勵的。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自己壓力就已經很大了,如果得不到老師和家長的肯定和表揚,常常就會造成破罐子破摔,從而造成厭學。
孩子不肯去上學是大多數家長最為頭疼的問題,很多家長聽到孩子說不想上學就會暴跳如雷,對孩子嚴厲批評,想要通過這種強制孩子去上學。但這種方式往往只會適得其反,即便孩子到了學校,也會有逆反心理,不愿意好好學習。
孩子不愿意去學校怎么引導
1.對孩子表示同理心
孩子向父母吐露心聲,往往是希望能夠獲得安慰和鼓勵,從而推動他們重拾信心。如果爸爸媽媽沒有聽懂他的言外之意,一昧數落或者打罵,反而令孩子不知所措,從此不敢說心里話。當孩子向爸媽吐露心聲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放下架子,表示理解,跟孩子產生共鳴。
2.一起找出原因
當聽到孩子主動談及不愿去學校的情況后,不妨把談話的主動權交給他,引導他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不想上學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為學習壓力大,有的是因為人際關系不好等等原因。只有找準了源頭,爸媽才能“對癥下藥”,跟孩子協商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