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jīng)常溝通
對于有厭學情緒的孩子和已經(jīng)休學在家的孩子要區(qū)別對待,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后,家長應關注到孩子的情緒問題,要經(jīng)常與孩子溝通。
對于只是有厭學情緒的孩子,比如,經(jīng)常說不愿意去上學、上學很煩,覺得老師、同學很煩、學習作業(yè)太多等消極的話,家長應給予重視,但并不是讓家長一味的批評指責孩子。
2、不要拿孩子比較
有的家長為了激勵孩子,經(jīng)常把別人家的孩子掛在嘴邊,這會讓孩子很氣憤,很煩躁,會加重孩子厭學的情緒。就像我們前面分析的那樣,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理想,總是趕不上別人,不單單只是不喜歡學習、不喜歡學校,而是孩子對自己很不滿。如果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不到位,或者是對孩子說更多批評指責的話,會使親子關系更加緊張,同時也會加重孩子對學習、對學校的厭煩情緒。
因此,當孩子經(jīng)常說不愿意上學、好煩這些話的時候,家長應盡量先冷靜一下,接下來跟孩子去聊一聊不想上學的原因,比如,問問孩子是不是在學校發(fā)生什么沖突了?或者適當減少孩子的學習任務,不給孩子過多的學業(yè)壓力。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跟孩子一起分析一下原因,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需要家長非常投入的跟孩子去交流。
3、學會欣賞孩子
來自父母的鼓勵和欣賞對于這個階段的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往往這個階段家長覺得孩子太叛逆了,太不聽話了,所以對孩子的批評,指責會比較多,讓孩子沒有價值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