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和孩子溝通一下。和孩子談談心,有時候,是家長太理解孩子了,導致孩子不知道天高地厚,那么理解,單方面是不夠的,需要雙方都理解一點。
2、讓女兒的好朋友做工作。孩子正是上學的年齡,不去學校了,也不是辦法,家長沒有辦法了,可以讓孩子的好朋友來做一下孩子的工作,孩子和孩子之間還是有共同話題聊的,讓孩子明白家長的苦心,體諒一下家長。
3、和孩子老師溝通一下。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最近表現,不去學校的原因,配合老師一塊解決孩子不去學校的問題。
4、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如果在學習中,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厭學也就無從談起。
5、適當輔導,提高學習的能力。還有一類孩子厭學的原因是因為自己學習不好,學習壓力大。這種情況下,家長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而是要給孩子做適當的輔導,幫助孩子解決學習上的難題。
高二女兒厭學不去學校的原因:
1、父母對孩子的評價“唯成績論”。父母過分地看重孩子的分數,孩子表現好與不好,唯一的評判標準就是成績的好壞。這種情況下,孩子厭學往往是對父母教育方式的一種回應。
2、父母對孩子忽視,甚至是漠視。不管孩子好或是不好的行為,父母基本上看不到,有點散養過度。這種情況下孩子厭學,是為了能夠引起父母注意,提醒父母自己的存在。
3、親子關系比較差。當親子關系差的時候,孩子會故意與父母對著干,故意氣父母,甚至報復父母,很容易通過“厭學”來對抗。
4、孩子的學習動力不足。青春期孩子對自己的生涯規劃很迷茫,不知道想要成為誰,不知道為什么而學,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希望,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可能經歷了連續的挫折之后,找不到希望,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故而厭學甚至是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