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不能心急,否則適得其反。首先要找準原因,對癥下藥,然后想方設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對孩子有進步要及時鼓勵表揚,孩子成績下滑了,要與孩子多溝通交流,給上進的信心和勇氣。此外,還要求得老師的支持,同學的幫助,等等。
對于不想學的孩子怎么辦
一、與學校老師溝通了解是什么情況引起孩子厭學的。
尋找問題出現在什么地方。
孩子是否在學習上遭到了挫折,也許沒有打下良好的基礎,跟不上學校的教學進度。自己失去了信心。
如果是這種情況,咱們給孩子進行適當輔導補習。慢慢讓孩子把學習趕上來。
二、家里要有一個和諧安靜的學習環境。
家長不要在家里玩手機電腦游戲。玩麻將,卜克。
家長要以身作則多學習多討論科學文化方面的問題。
孩子作業遇到難點不會時,家長要積極耐心引導,不要打罵,指斥孩子。
孩子有進步時家長要及時肯定表揚鼓勵。
孩子掌握了知識的重點難點,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成績上去了,孩子有信心了,自然就會喜歡學習了。
對于不想學的孩子家長怎么引導
和孩子一起學習
很多育兒書和育兒博主都認同“你希望孩子怎么樣自己就要做到”這句話,說的就是榜樣的力量。題主可以回憶一下,孩子學習時自己在干什么。如果你在玩手機或者看電視,孩子本身就處在一個極易分心的環境中,想要TA專注學習就不太可能。大一點的孩子會想憑什么爸爸/媽媽看以不學習我要學習,小一點的孩子會受影響,轉而對你正在做的事情感興趣。
你告訴孩子不行,我們以前都是這樣過來的,可是孩子看不到啊。不說孩子,我們成年人都更愿意看到行動力,所以你不如直接放下手機或者關掉電視,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學習的重要性。這時你可以選擇提升工作中的技能或者直接看孩子的書本,讓孩子直觀的知道,成年人沒有特權,他們也需要學習。
我在引導娃養成閱讀習慣時,在家休息就會翻翻給娃買的科普繪本,娃有興趣就會跑過來要我讀,不感興趣就會自己做自己的。在家玩手機也不可避免,不過我通常都是當著娃的面看新聞,然后告訴娃媽媽是在看新聞,希望讓娃知道手機不僅僅是用來玩的,也可以用來獲取知識。
從孩子的興趣點著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孩子不愿意學習或是沒養成學習習慣前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最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育兒博主年糕媽媽在微博中提到給年糕培養自信,就是從他喜歡的汽車入手,邀請周圍小孩到家里來玩,鼓勵年糕向大家介紹汽車知識,慢慢的增強了孩子的自信,而學習也是一樣。
雖然不清楚題主說的孩子多大,但這點其實是相通的,只有讓孩子對學習有興趣了,孩子才會愿意學。而且學習的內容涉及到的面很廣,孩子在感興趣的方面如果遇到了問題,順勢引導TA知識全面才能更好鉆研感興趣的東西,鼓勵TA不要偏科。
不要急于求成
學習是個打基礎的過程,有可能孩子不愿意學是因為最基本的知識沒弄懂,聽不懂更加深入的知識,所以產生了畏難情緒,這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拆解目標,一步一步慢慢達成,并讓孩子學會這種方法。
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題主要多給孩子鼓勵,讓TA有信心繼續學習下去,不要因為過度焦急,急于達成某個目標反而讓孩子更加厭惡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