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家長處于功利的角度給孩子安排的要做的事情,所以要讓孩子喜歡學習就要去培養。那么,當孩子不想學的時候怎么辦呢?
當孩子不想學的時候怎么辦
第一,要看出現這種問題的孩子年齡處在哪個階段,不同年齡階段的厭學要使用不同的引導方式!例如低年齡段從激發興趣入手,中年齡段從學習方法入手,高年齡段從學習目的入手等等。
第二,要看出現這種問題的孩子學習成績處于哪個階段,不同學習成績的孩子要采用不用的引導方式!例如后進生,重點是幫其解決如何學懂這個關鍵點;中等生,重點是幫其解決如何提高的問題;尖子生,重點則是引導其意識到突破自己的重要性。
第三,學習是一個廣泛的范疇,家長避免只把它定位于語文、數學、英語這三大主科,要兼顧到孩子在其余特別有興趣點上的科目培養,適當予以鼓勵和肯定,起到主科、副科相互促進的作用!
第四,家長要做一個具備發展的眼光,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期望值過高,對孩子評價方式單一,只重視結果,不重視過程,讓孩子承受很大壓力;反而我們應該適度期望才能真正給到孩子動力。
當孩子不想學的時候怎么引導
內驅力是主動學習的關鍵。不管哪個年齡階段的孩子,學習作為一種依靠主動性、自律性、成就感支撐的常態化活動,需要家長有意識從鼓勵贊賞、提高興趣、確立目標、改進方法等方面進行引導,讓孩子懂得學習是一種能力、是認知世界的鑰匙、是深明大義的格局、是體現一個人綜合能力的試金石,學習是改變命運的不二法寶。
對于那些沒有意識到學習重要性的孩子,或者認為學習是給家長學的孩子,沒有學習內驅力的孩子,首先,家長要耐心細致的聽取孩子的心聲,搞清楚孩子不想學習的真實原因,比如懶惰不愿動腦的、學習習慣不好的、基礎差跟不上的、自暴自棄等等,要像朋友一樣跟孩子一起分析缺乏學習動力的根因,然后有針對性的制定改進措施,把措施可視化張貼,督促孩子有效執行。
其次,對孩子每一點兒小的進步及時肯定,予以認可和鼓勵。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家長不要盯著孩子的成績,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比,要肯定孩子的每一點兒努力和進步。要知道,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自信是成功的基石。
最后,是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是講究方法的,高效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學習效果事半功倍。家長可以通過與老師溝通,通過孩子對學霸學習方法的分析借鑒,盡快形成一種適合自己節奏和接收的學習方法,同時做好階段性總結,不斷改進,提高真正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