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上學之前,年輕的父母們會覺得養孩子真辛苦,帶孩子真累,但當孩子開始上學寫作業的時候,才發現最頭疼的是孩子的作業,最煎熬的事是陪孩子寫作業。盡管平時個個都是慈母祥父,又溫柔又耐心,一到孩子寫作業時卻像“后爸后媽”一樣,越是不想發火越是忍不住要發火。孩子不寫作業該怎么和他說呢?
孩子不寫作業該怎么和他說
孩子不喜歡寫作業,這是通病,如何引導是關鍵。
我曾經遇到過一個上四年級的小孩子,就不愿意寫作業,不是不會,就是懶得寫。家長也沒辦法。我通過一段時間的引導,讓孩子基本上喜歡寫作業了。簡單分享如下,希望能有所幫助。
如果孩子是因為不會,或不理解所講內容,而不遠寫作業,就要從知識的講解上下功夫,直到他懂了,明白了所學的內容,自然寫作業也就不是什么難事。
至于明白了老師講解的內容,就是懶得動手的孩子,則就應當采取另外的策略。要善于察言觀色,有的孩子是因為沒有動力,有的孩子是因為老師的鼓勵少,有的則純粹是偷懶。
對于沒有動力的孩子,要提前給他預設目標,比如,他喜歡堆積木或看兒童劇,那就規定,他做完作業后,可以堆積木或看30分鐘的兒童劇;對于老師鼓勵少的孩子,則要多鼓勵,讓孩子有種成就感,這樣逐步地,他就會喜歡上寫作業;對于純粹偷懶的孩子,則要寬嚴結合,該批評教育進行批評教育,該表揚時進行表揚,讓孩子意識到,寫作業也有諸多好處,這樣,他就會慢慢喜歡上寫作業。
孩子不寫作業該怎么引導
1、將孩子的作業量不斷分解,分成小任務,讓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更好的完成,孩子才能夠盡快的完成作業,獲得成功的經驗,才能不斷的積累自信,變得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寫作業。
2、也應該讓孩子適當的勞逸結合,不能讓孩子每天寫作業過于勞累,比如每次寫作業45-60分鐘左右及時帶孩子出去玩一玩,如跑步、呼吸新鮮空氣、和小朋友聊天等,才能讓孩子得到很好的休整,不會出現叛逆、厭學等情緒問題。
3、也應該對于孩子按時學習、努力寫作業等表現給予足夠的鼓勵和獎勵,比如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以后一定要帶孩子出去玩,陪伴孩子,言語上給予鼓勵,也可以獎勵游戲時間增加、獎勵零花錢等,這些措施可以有效的讓父母期望的行為增加。
總之,關于孩子的寫作業問題,是個長期而久遠的工程,父母也應該在實踐中積累經驗。隨著孩子的長大,父母慢慢會發現進步最大的其實就是孩子,陪或是不陪,孩子都在努力成長,作業的質量也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