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級孩子不愿意讀書怎么辦?在擔心孩子不用功學習之前,家長應向孩子表現出自己勤奮學習的姿態(tài)。家長不要焦慮,也絕對不能對孩子訓斥,應該主動和孩子一起努力養(yǎng)成愛學習的習慣。
4年級孩子不愿意讀書怎么辦
1、培養(yǎng)孩子思考能力。家長應留出一些時間上的“空隙”,讓孩子去感悟。如果孩子發(fā)現了什么,就應該饒有興趣地一起觀察。而且,孩子一旦問出什么問題,就要作出適合孩子發(fā)育階段理解水平的回答。
2、培養(yǎng)孩子的自制力。孩子從小的時候起,通過受到訓斥,能學會克制自己的不快心情,抑制自己的激動情緒。孩子如果很少受到嚴厲訓斥,完全生活在沒有約束的環(huán)境里,就不可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感情。古人云說,“嚴父慈母”,家長的嚴厲教育,孩子會受益非淺。
3、觀察孩子的心路。父母應該經常充滿理性和愛意與孩子接觸,留意孩子的表情、孩子的眼睛,觀察孩子四肢的動作,體察孩子有沒有流露于外表的心靈動向。
孩子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
1、父母的期望值過高,為了孩子,家長可以放棄自己的事業(yè),雙休日可以不休息,為孩子輔導,陪孩子練琴、學畫,孩子的心理、身體上的壓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讀,造成孩子缺乏學習的自覺性,難以領悟學習的過程,難以獨立地解決遇到的新問題,他們體驗不到獨立解決問題后的成功的快樂。
3、家長對孩子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將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對孩子說,不好好學習,將來就得去修地球,去掃大街。功利性過于強烈。這樣,孩子體驗不到獲取知識本身的快樂,而只注重別人對自己學習成績的評價。孩子對知識本身不感興趣,自然將學習看作是苦差事。
4、孩子不會學習。不會學習的孩子學得苦,學得累,學得煩。這些孩子往往學習時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舊知識聯系起來進行學習;不能選擇有關重要的內容而拋開不重要的內容;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由于孩子不會學習,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yè)內容,自然產生厭學情緒。
對處在這個時期的孩子,要多表揚,少批評,那怕是他們一丁點的成績和進步,都要及時地發(fā)現,給以足夠的鼓勵與表揚,增強他們成長和向好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