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級是個過渡時期,是孩子學習的“分水嶺”,也是家長教育孩子的重要階段。那么3年級的孩子應該如何管教呢?
3年級的孩子應該如何管教
1、最重要的是家長的言傳身教,孩子的行為很多都是父母那的反映。家長的品行端正,耳濡目染出來的孩子肯定是端正的。
2、要用于管教,及時管教。對于孩子不好的行為要及時糾正。糾正絕對不是帶著情緒去打罵孩子。而是給他定規矩,講究原則,讓他知道什么不該做,做了有什么后果。管教他不是為他不犯錯誤,而是讓他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
3、正向的鼓勵要好于管教。好孩子都是夸出來的,要讓孩子對他做的事情感到有成就感,這樣能有利于培養他的自信。
4、講究平等、民主。蹲下身來,和孩子交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談心,引導孩子分清是非,做正確的事,改正缺點。
3年級孩子的心理特點
1、個性差別大
三年級的孩子是形成自信心的關鍵期。他們在接受別人的評價中能發現自身的價值,產生興奮感、自豪感,對自己充滿信心;有的還表現出強烈的自我確定、自我主張,對自己評價偏高,甚至有時“目空一切”,容易導致自負的心理。
2、自控力不強
從三年級開始,孩子進入少年期,此時會出現一種強烈要求獨立和擺脫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們的性格特征中也會表現出明顯的獨立性。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對外部控制的依賴性逐漸減少,但是內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發展起來,還不能有效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為。
3、情緒不穩定
三年級孩子由于生活經驗不足,他們在陌生、嚴肅、沖突、恐怖、約束、遭受指責等情況下,容易產生緊張的情緒,自我調節能力比較差,難以釋放心理的壓力,這樣就容易使他們的心情變壞。
三年級的孩子的教育要點
1、講究平等、民主。蹲下身來,和孩子交朋友,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談心,引導孩子分清是非,做正確的事,改正缺點。
2、表揚為主。根據小孩子爭強好勝心理,多表揚、鼓勵。
3、懲戒為輔。當孩子做出違反原則的行為,就要進行適當的懲戒教育,讓孩子經受一點挫折,明白做錯事就要承擔責任。
4、避免嘮叨,如果孩犯的不是原則性的錯誤,適當指出就行了,不要不停地嘮叨。
我們應該意識到不可輕易去干涉他們的選擇,不要總是以為自己的安排就是恰到好處的,其實孩子只有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才會去不厭其煩地花費精力去做。如果給孩子不喜歡的東西,那只能給他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負擔,他們也得不到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