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因為缺少一定的時間觀念,上學總是會遲到,甚至還很難進入學習狀態,這讓父母感到非常苦惱。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采取適當的方法,多多引導他們,讓他們認識到遲到的危害,從而積極改善。
孩子經常遲到家長怎么教育
1、發掘遲到原因。家長可從孩子的生活作息,觀察孩子是否因為晚睡、失眠,導致早上無法早起。此外,有些孩子從第一次段考后開始有遲到的行為,表示孩子對于學校有些抗拒與壓力,家長也可從此著手,試著了解孩子是否在同儕互動、師生互動,或是課業方面有困擾。
2、讓孩子知道準時上學的重要性。首先家長要告訴孩子:按時上學,不遲到不早退,無事不請假,是作為學生最基本的責任。這就和工作的人要完成自己的工作職責,做老師的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一樣,都是最起碼的責任問題,所以一定要讓孩子樹立自己的責任感。
其次跟孩子講講上學總是遲到的危害,父母還可以借著講故事說道理的方式,讓孩子深刻意識到遲到的危害。然后再跟孩子說說準時上學的好處,可以多跟孩子強化準時上學可以多做的好玩的事。
3、讓孩子從心里明白遲到的壞處。家長可以讓初中孩子明白遲到會造成別人的等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歡無聊等待,那就同樣別讓其他人等待自己。
同時,家長要明白教育孩子需要有耐心和愛心,單純進行粗暴的責罰收效稍微,最重要的是要明白孩子上學總是遲到背后的原因。比如孩子對學習缺乏熱情、缺乏興趣,或是跟老師、同學鬧矛盾,這些情況下孩子都可能會出現上學遲到或不想去學校的情況。
遲到對孩子的影響有哪些
1、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可以想象這個場景,遲到的孩子到了教室,其他同學都已經坐在教室了,孩子怎么辦?大大方方從前門,在眾目睽睽下進入教室,還是偷偷從后門溜進去。總會擔心老師批評,擔心同學的看法吧。久而久之,心理就會發生變化。如果壓根就不在意,那就更糟糕了。
2、不利于孩子的身體成長。愛遲到的孩子,多半都是作息不規律等不良習慣。加上早上,趕時間,在爸爸媽媽的催促中,匆匆吃飯,急忙趕路,這些都不利于孩子的身體成長。
3、容易做事拖拉。如果說一個孩子只是上學遲到,學習生活的其他方面都會安排的很好,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總是遲到的孩子,往往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拖延的情況,久而久之,拖拉磨蹭會成為一種習慣,危害巨大。
如何避免孩子經常遲到
1、制定詳細的時間表。首先家長要告訴孩子時間的重要性,從孩子小時候就要刻意的去培養他的時間觀念。家長可以給孩子設置一張時間表,讓孩子知道什么時間該做什么。
為了讓孩子嚴格的遵守時間表,家長也可以適當給孩子一些獎勵。比如說寫完作業之后可以看電視,如果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拖沓,那就會錯過自己看電視的時間,這樣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也會讓自己快點完成。只要孩子習慣了這個過程,自然就會養成遵守時間的習慣。
2、讓孩子體驗一下早到學校的好處。雖然早上起床的時候可能會困的難受,但是到達學校之后就會體驗到提前到的好處。提前到就不用受老師的批評,自己也不會覺得難堪,提前到學校也有時間摒除雜念,做好認真上課的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