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在教育叛逆期的孩子時,都會采取一些強制的手段,讓孩子聽話,但時間久了,就會加重他們的叛逆情緒,做出一些不尊重父母的行為,所以家長一定要把孩子看作一個獨立的個體,給予他們恰當的教育。
家長該怎么教育叛逆期的孩子
1、改變溝通模式。首先,放下作為家長的架子,成為孩子的朋友,通過身份上的平等,讓孩子敢于向你說出心里話。
其次,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不隨意打斷孩子的說話,不刻意打探孩子的隱私,推己及人,讓孩子感受到你的誠意。最后,給予孩子正向的反饋,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懷,讓他更加放心與你交流。
2、不要輕易否定孩子,少喝斥多鼓勵。無論處于什么時期的孩子,都還只是給點陽光就燦爛的孩子,他們所希望的,是家長對自己的獨立意識的肯定,而不是批評和阻礙。肯定的作用遠遠大于否定,孩子往往向著鼓勵的方向成長。
3、給孩子空間,尊重孩子。孩子在慢慢成長的過程中,也在慢慢的擁有自己的思想與隱私。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是附屬品,家長培養孩子成長不正是想看到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思想嗎?
當他有了,你為什么又千方百計的窺探他的思想與隱私呢?家長要學會放手,給孩子空間,尊重孩子的決定。不要總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這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
4、引導孩子理解父母。孩子看到父母的辛苦,有可能會無動于衷,覺得父母就應該這樣孩子忙碌。家長就要有效引導孩子理解父母,讓孩子懂得父母的付出很無私,值得他的尊重。家長只有正確的引導,才會讓孩子有正確的認知,才會理解為什么要孝順父母。
5、和孩子以朋友相處。和孩子以朋友相處,就是相互之間有什么想說的,敢直接說出來,而不用擔心會被責罵。在這種相處中,孩子也會感覺家長的脾氣,什么情況下,父母會生氣,什么情況下,父母不會生氣。
而朋友的相處方式,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已經把很多問題都提來解決了,不會全部積累到叛逆期來突然爆發。而這樣的方式,家長可以隨時了解孩子的想法,可以隨時幫助孩子,引導孩子。
導致孩子叛逆的原因有哪些
1、威脅。威脅孩子,特別是威脅叛逆孩子,一點效果都沒有。還會讓孩子常常感覺到無能為力,并怨恨自己的父母,讓情況越來越糟糕。另外家長打斷孩子說話、挖苦、對孩子撒謊等行為,也會引發孩子的叛逆行為。
2、批評。批評意味著你對孩子的想法、體驗、感受、價值觀,都是持否定態度的。孩子常常會把這些批評,當作是對他的貶損。一個經常被批評,感受不到愛的孩子,更容易變得叛逆。
孩子叛逆該如何教育
家長總會不自覺地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物,希望看到孩子早日長大,又不愿意完全放手。而當孩子叛逆期到來的時候,他們希望獨立,希望得到應有的尊重,若希望的事情得不到回應,便會做出叛逆行為,讓自己“獨立”。而大部分家長會選擇通過打罵的方式,試圖讓孩子乖乖聽話。
這種教育方式,一方面可以看出,家長沒有能力應對孩子在叛逆期的變化;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家長不僅無法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更會讓親子關系變得古板、教條,走向死胡同。
其實我們只需要做到“尊重”孩子。把孩子當做一個真正的個體,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予他足夠的獨立空間,不在外人面前批評教育孩子,并與孩子保持適當的距離。當我們給予孩子越多的尊重時,孩子越是能顧及自己的自尊,越是能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