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打罵只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如果家長們想要輕松應對,不妨來了解以下幾招。
不聽話的小孩要怎么辦
1、態度友善:如果你跟孩子說話時態度和藹友善、音調正常,孩子更有可能認真聽你說(誰也不喜歡兇巴巴的高八度音節呀)。
2、情緒激動時,暫停一下:如果孩子一時無法接受你的要求,甚至與你發生爭執時,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情緒,可以平靜地對孩子說:“我現在情緒不太好,稍后我們再來談論做決定吧。”
3、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而不是立即處罰他:當孩子犯錯或行為無禮時,用友好的聲音給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應該怎么做,而不是立即處罰他。
4、杜絕武力威脅: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要總跟孩子說,“你要再這樣,就要挨打了!”,“還記得上次我為什么打你嗎?”……武力威脅只會讓孩子認為你是一個專制粗暴的家長,而越發拒絕與你合作。
5、因事制宜:發現孩子犯錯時,不要總是用一種面孔、一種說理的方式,孩子會感到厭倦。爸媽完全可以變換一些花樣,因事制宜,嘗試孩子能接受的各種方式。
如問題出現時先簡單處理一下,后續再通過講故事、做游戲、去動物園、參觀博物館、郊游等形式,結合看到聽到的事物深入地闡明你要告訴他的那個道理。在沖突的當口,孩子往往不容易接受批評,但在事后進行這種耐心的教育,孩子就容易接受了。
為什么孩子會逐漸變得不聽話呢
1、自我意識覺醒。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其自我意識開始覺醒。開始注重自我感受,心中有著想要獨立的想法,不滿足于事事聽從父母的指揮,而是想要嘗試著自己做決定,由自己來掌控生活。所以很多時候孩子并不是不聽話,而是故意在和父母作出相反的反應,以此來證明自己是一個獨立的人。
2、逆反心理作祟。很多時候,如果父母對孩子管教的比較嚴厲,或者經常打罵孩子,就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導致孩子心中出現了想要和父母對抗的情緒,因此故意和父母作對。對于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應該以包容和引導為主,切記不要與之對抗,否則將會愈演愈烈。
3、家長總是居高臨下。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把自己想成是一個孩子的控制者,統治者,想要無時無刻地管理控制孩子。而且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以一種命令的口吻,“你必須怎么怎么樣”,“如果你不怎么怎么樣,我就會怎么怎么樣”……
這樣的話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沉重的壓迫感,孩子也會變得容易反抗,即便不反抗,以后也會膽小怕事,沒有主見。
面對不聽話的小孩怎么懲罰比較好呢
1、自然結果懲罰。當家長“懲罰”孩子時,孩子可能會把家長和厭惡刺激配對起來。比如,如果媽媽經常打罵孩子,爸爸基本不會,那孩子可能會害怕、討厭媽媽,而更喜歡爸爸。這就意味著孩子把媽媽和厭惡刺激配對了起來。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自然結果懲罰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即家長不干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自然得到一個不好的結果。換句話說,讓他“自作自受”。
2、邏輯結果懲罰。邏輯結果懲罰是指由家長制定與孩子的行為有邏輯關系的結果。邏輯結果懲罰一般適用于有規則意識的孩子,因為只有他理解這個世界是有規則性的,才會去遵守家長制定的規則。如果孩子的理解能力較弱,無法理解規則,無法理解行為和后果之間的邏輯關系,那就不會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