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好好學習,取得一個優異的學習成績,可是現實往往是非常殘酷的,有些孩子因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受到挫折,從而變得越來越厭惡學習,無論家長怎么說教,孩子依舊不去學校。
孩子就不上學怎么辦
1、了解原因。當孩子不愿意上學時,首先要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學校環境不好,也可能是老師不夠好,也有可能是家庭原因,比如父母長期不在家等等。在我們提出解決方案之前,我們需要找到根本原因。
2、制定計劃。一旦我們了解了原因,我們就需要為孩子制定一個計劃,這個計劃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指望孩子一下子就改變。首先,你可以努力讓孩子喜歡上學,每天抽出一些時間陪孩子讀書,讓孩子從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慢慢改變他們的態度。
3、應多鼓勵孩子。有些父母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模樣,對待孩子要不就是橫挑鼻子豎挑眼,要不就是隨意的進行指責,不僅會傷害到孩子的幼小心靈,更可能會影響孩子內心的健康成長,建議在生活中應多找尋一些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對孩子進行語言鼓勵。
4、培養孩子的興趣。比如游泳、籃球、唱歌、畫畫等等,給孩子培養興趣愛好,不僅可以讓他們學會許多技能,還可以讓他們多參與社交活動,對孩子的性格塑造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也能很大程度上消除孩子的叛逆厭學行為。
5、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家長想要讓孩子認真學習,一定先要讓孩子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要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他唯一的出路,是他超越別人的最好途徑,是他干過富二代、官二代的唯一選擇,是他將來擁有美好生活的基礎,是他出人頭地的最佳選擇等。
孩子不愿意去學校的原因
1、學業方面壓力大。孩子的畏難情緒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和排解,使得他們在面對越來越大的學業壓力時選擇了退縮。
2、老師給的壓力大。有些孩子由于作業原因、紀律原因等經常遭受老師的嚴厲批評,總是在同學面前感覺很沒面子,同時還總被叫家長,使得他們最終選擇了逃離學校的環境。
3、父母給的壓力。這個原因所占的比例是最高的,隨著現在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社會內卷現象不斷加劇,父母們本身就承受著很大的生活壓力,同時他們也會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學,今后能有更好的發展。
但孩子每天生活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下,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要學習,因此,心智還尚未成熟的他們,在父母的強大壓力面前索性選擇了躺平,無論父母使用何種手段,他們就是無動于衷。
面對厭學的孩子,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家長必須了解,孩子心情愉快時會比較喜歡學習,學得更好更起勁,因此家長指導孩子學習時應注意:不要操之過急,應了解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孩子共同設計一個可行的學習目標。
在幫助孩子學習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這種情緒會讓孩子感覺到學習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家長如果發現孩子能力不及的時候,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否則會使孩子對學習產生畏懼感。
同時,家長不應過分重視孩子的成績,而要看孩子的整體性表現而加以稱贊。如果孩子盡了力,也得不到好成績,家長應表示理解,不要讓他有過分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