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負擔重是導致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導致孩子產生厭學的原因有很多,家長在開導厭學孩子時,一定要關注到孩子為什么會厭學?只有知道情況,才能對癥下藥的解決問題。
不想上學厭學的孩子怎么開導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為了讓孩子更加喜歡學習,父母需要幫助他們發掘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為孩子提供適當的學習資源,例如閱讀材料、電影、音樂等等,以幫助他們建立自己的興趣愛好,并將其與學習結合起來。
2、父母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如果孩子一直背負著沉重的壓力,會使孩子心理承受不住,很有可能就會產生厭學情緒。
孩子需要的是自由成長的空間,因此厭學孩子怎么心理疏導,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要明白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家長要了解自己孩子在什么方面更有潛力、更有優勢,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幫助。
3、教給孩子科學的學習辦法。“最有價值的常識是關于辦法的常識。”孩子學習成果總提不上來,發生厭學心情,必定與學習辦法有聯系。正確杰出的學習辦法,可以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爸爸媽媽教給孩子科學有用的學習辦法,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中更快地獲得進步。孩子學習有進步,才會越學越好,這樣就不會發生厭學現象了。
4、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應建立有利于促進學習及表現的家庭氛圍,比如說,家長要為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觀,以及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及時給予支持和幫助,這樣才能使孩子在學習中有更大的自信心,避免灰心喪氣。
5、讓孩子體驗學習帶來的成就感。如果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不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他就不會努力學習。首先,讓孩子處理一些簡單的學習問題。例如找出一些孩子肯定會做的簡單問題,完成后,表揚孩子的聰明才智,適當時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讓孩子感覺良好。接下來,慢慢增加難度,培養他的自信心。
6、有適當的學習目標,進行正確的歸因。給孩子設立一個學習小目標,欲速則不達,設立的目標不可以過高,容易導致孩子產生較大的心理壓力。
要讓孩子學會進行合理的歸因,這樣可以提高自信與堅持,有些孩子不能正確地尋找自己學習失敗的原因,從而對學習產生厭倦、抵觸心理的。因此,學會正確歸因也相當重要。
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學校教育。如果學校中的學業負擔過重,在考試時屢屢受挫或者老師單調枯燥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等,都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2、自我否認。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挫或者自我信心不夠,經常否決自己,特別是在成績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時,會過度焦慮從而產生學習沒有用,怎樣學習都達不到目標的心理,也就會出現厭學情緒。
3、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也會導致孩子在突然間出現厭倦情緒,如家庭教育方式過于嚴厲、父母期待過高、使孩子經常感覺處于過于壓迫的環境當中,厭學情緒也就會逐漸出現。
幫助孩子克服厭學的方法
1、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家長往往一廂情愿地給學生施壓,還嫌不夠,家長在家也要孩子開夜車,甚至恐嚇學生,不上大學,你就會完蛋,就別來見我。當孩子的心理和能力達不到和承受不了時就會厭學,有的干脆離家出走。
因此,家長要盡量減輕學生學業負擔,結合中學生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富教于樂,勞逸結合。
2、輔導學生的人際關系。學生人際關系差,也是學生厭學的一個原因。由于學生來自不同文化、經濟和涵養的家庭,他們的性格個性亦有很大差異,有些學生由于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人際關系自然就差。
如果同學再對他們冷漠,他們就會更感孤獨和不安,不良情緒,因此,對這些性格存在缺陷的同學,要伸出友愛之手,關心他們,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