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期孩子最大的特點就是會產生厭學的情緒,因為這個時期的孩子非常反感父母和老師的管教,所以就會產生不想上學的念頭,來擺脫父母和學校的束縛,但為了孩子今后能得到更好地發展,家長一定要解決掉這個問題。
叛逆期孩子不想上學怎么開導
1、理解與包容。孩子越是反抗的時候,父母越需要有平靜穩定的心態。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給予更多的理解,而不是用正確和錯誤來評判孩子的行為。
例如,孩子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時,不要馬上認為,是因為孩子的努力不足。不能看著成績下降而加以指責,家長的包容,可以給孩子的心理成長創造空間,讓孩子最大限度地沉淀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明白不上學是沒有出路的。
2、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
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3、要理性幫助孩子設立學習目標。父母要隨時監測孩子的學習狀況,幫助孩子設立科學的學習目標。當孩子考試失常時,家長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挖掘并分析導致考試失利的主要原因。
4、給予孩子學習的自由空間。雖說孩子在厭學的時候,對于寫作業積極心肯定會受到影響。遇到孩子寫作業積極性不足時,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引導和鼓勵,而不是監督式的壓抑氣氛。
父母監督式的學習,只會讓孩子對寫作業的排斥心更嚴重一些。所以,找回孩子學習動力的第一招,父母需要給予孩子學習的自由空間。
5、慢慢引導。如果孩子還是不愿意上學,那就考慮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更有意義一些,安排一些學習和社交活動。
可以加入一些與學習有關的社團或團體,讓孩子有一些屬于自己的社交圈子,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同時,我們也不能放棄引導孩子們上學,慢慢地重新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
面對厭學的孩子,家長需要注意什么
1、不要只盯孩子的學習成績。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它不代表一切。絕大多數父母的眼里只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成績好則一切都好,成績不好,要么占用所有時間補課,要么放任自流,徹底不管不問。這是兩種極端,都不可取。
2、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夠成為優秀的人,能夠在社會上立足,因此總愛給孩子報很多的補習班和培訓班,想要孩子全面發展,什么都學。
有些家長甚至把自己的愿望強加給孩子,想要孩子變優秀是好的,但是也要適當給孩子休息時間,不要總是為了將來每天頂著超額壓力,處在焦慮的狀態下,這樣孩子才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孩子叛逆期不想上學的原因
孩子學習成績差,跟不上。初中階段是學習生涯最重要的階段,小學相對于簡單一些,到了中學學習相對于難一些,個別的孩子學習上有一些吃力,慢慢就會對學習不感興趣,覺得努力也不能提高成績,慢慢就會產生厭學的心理。
父母的教育方法不當。父母處于錯誤的觀點,教育方法不當。有些父母認為打罵就可以教好小孩,不聽孩子做過多的解釋,就出手打。孩子的自尊心被父母踐踏,會引起叛逆厭學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