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學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厭學的結果都相似。面對高三孩子的厭學情緒,家長們一定要保持冷靜,積極的做好應對措施,避免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高三叛逆期的孩子不想讀書怎么辦
1、以包容的態度面對孩子。我們要允許孩子出現不想讀書的情緒,畢竟引發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有很多,在尚未清楚真正的原因之前,更需要家長去安撫孩子的情緒,去包容允許孩子會出現這種不想讀書的想法,如果一味用強硬的態度逼迫孩子去上學,只會激發孩子的厭煩情緒,讓孩子對上學的事情更加抗拒。
2、了解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進入高中之后學習壓力變大,如果孩子沒有及時調整心態,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出現不適應、跟不上學習進度的情況,孩子的努力得不到正面反饋,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出現不想讀書的情緒。
此外還有很多因素需要家長和老師通過有效的溝通,以傾聽者的身份,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訴求。
3、調整心態,重新定位。發現孩子不想讀書,家長要調整心態,青春叛逆期+高考壓力,孩子出現情緒的波動,出現不想讀書心理實屬正常現象,家長盡量不要表現出過度的關心,調整好心態,給孩子做個榜樣,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在家中營造輕松地學習氛圍,潛移默化影響帶動孩子。
此外我們還需引導孩子去重新定位,設置階段性可以完成的學習目標,幫助孩子重新樹立自信心,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學習不應被人逼迫,當孩子有了自驅力,想要主動學習后,就會“越挫越勇”。因此,我們要幫助孩子去有意識的主動解決困難,而不是任由困難一點點壓垮自己的內心。
4、關注孩子的人際交往。我們家長還需要多多關注孩子的人際交往,很多孩子出現不想讀書情緒與人際交往出現問題有很大的關系,及時發現,早干預早解決。
高三叛逆期的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
1、學習壓力大,負擔重,我們一直在講減負,但不論怎樣減,高考還是靠成績說話,想要考取理想的大學每天學習必然不能放松自己,長此以往對于心理和生理處于發育期的孩子而言,實在是吃不消。
2、父母期望過高,對孩子給予過高的期待,甚至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為此,父母沒少在背后出力,比如請名師上名校,甚至辭職在家全心全意為孩子服務,這般壓力之下,如果孩子沒有如其所愿,很難不會產生厭學心理。
3、教學方式不適合,即便是有經驗的老教師,其教學方式也不可能完全符合每個學生的學習方式,更不用說個別教師存在不恰當的教學模式,讓孩子自信心、自尊心受到傷害,以至成績不理想,失去學習興趣產生厭學心理。
4、錯誤的家庭教育,孩子如果考不好,有的家長選擇找到原因,糾正錯誤,下次再努力;有的家長則選擇嘮叨、責罵,甚至打孩子,又或是停止孩子的娛樂活動,增加孩子的學習量。
5、自控力差,無心學習,受到影視劇、電子游戲等影響,孩子缺乏自制力,分不清輕重緩急,導致無心學習,成績每況愈下,索性不在學習。
家長如何正確對待孩子的叛逆心理呢
1、正視孩子的逆反心理,不要抱有成見。如果遇到孩子的逆反心理特別強,一定要清楚,這事一種正常現象。父母要善于發現逆反心理中的創造性品質和開拓意識,并合理引導。只要引導得當,逆反心理是能夠在現代社會發揮積極作用的。
2、掌握正確的溝通方法。叛逆期的孩子他們經常會表現的憤世嫉俗,覺得這個環境和這個社會就不屬于自己,他們總是表現的讓父母和家人都無法理解,如染各種顏色的頭發,說他們同齡人只能聽懂的話語等等。
3、了解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高中是學生的一個轉折點,由于科目變多,學習的內容也會變得復雜,再加上孩子都處于青春期,開始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自制力又差,很容易被一些學習以外的東西所誘惑,還會產生“叛逆的心理”,這些都會使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斷下滑,甚至到了無法拯救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