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之后,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學習情況;生活中有不少孩子,進入叛逆期之后,各方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對學習也始終提不起興趣。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又該如何處理呢?
叛逆期孩子不讀書怎么辦
1、家長做好榜樣。那些不聽話的孩子之所以調皮、愛打鬧,就是因為不懂得。假如說,家長們做好榜樣,言傳身教的教孩子如何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并且做好榜樣,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影響孩子。說不定孩子會把亂扔的書本收起來、破碎的花盆打掃干凈。
2、家長改變教養(yǎng)方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教育將影響孩子長大后的成長。有些家長對孩子采取壓力為主,有時甚至侮罵、打人等不良教養(yǎng)方式也會出現,這樣家庭中出來的孩子心理問題比一般正常家庭要多。因此,家長要改變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要以鼓勵引導為主。
3、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圍。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孩子的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對于不愿意學習的孩子來說,家庭環(huán)境更是至關重要。在家庭中,家長應該營造積極向上的氛圍,注重親子交流和互動,鼓勵孩子參與到家庭中來。同時,家長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盡量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4、幫助孩子緩解內心的巨大壓力。孩子自身的學習能力達不到家長要求,比如說,孩子的學習成績基本是保持在班級的中等水平,可是家長卻一直要求孩子要達到前幾名的水平,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成就感,在巨大的壓力下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成績不好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在埋怨和指責。
5、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厭學的孩子多數由于學業(yè)壓力導致的,家長不妨多帶孩子出去放松一下,減輕他的學習壓力,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的方法,和學校老師好好溝通,當學習的壓力降下來,孩子的厭學情緒也就降下來了。
叛逆期孩子不讀書的原因
1、孩子成績差。孩子成績太差,上課聽不懂老師講的內容,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孩子完不成,孩子在學習學不會老師講課聽不懂的情況下容易出現厭學的情緒,同齡的孩子都在認真的聽課,自己卻聽不懂,孩子很容易出現厭學不愛學習的情緒。
2、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習成績好的助推器之一,如果取而代之的是上課玩手機,喜歡抄人家作業(yè),這必然會導致成績的下降,進而讓孩子不愛學習。
3、孩子上課學不會。正常合乎情理的不上學方式都是學不會才輟學的,一句學不會家長還能說什么,孩子學不會上學不是和沒上學一樣么,上學不就是混時間么,回家吧別上了,很多家長都是這么想的,孩子也是這么想的,所以孩子就因為學不會輟學了。
孩子難以管教,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
1、家長不要總是認為自己是對的。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覺得自己所有的決定,所有的做法都是為了孩子好,都是對的,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家人有沒有真正了解過孩子每一種做法的目的。也許自己真的有些地方做錯了,可以主動承認或者跟孩子道歉,這樣孩子就不會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了。
2、不要硬碰硬。身處叛逆期,孩子很可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向父母大吵大鬧。通過反抗,告訴你他長大了,在這個時候,我們父母要切記,就是不要硬碰硬,不要用暴力去解決問題。不如都冷靜下來,情緒穩(wěn)定下來后再和孩子談心,告訴他們引導他們如何正確的溝通。
3、傾聽孩子心聲。孩子讓你咬牙切齒時,家長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也許孩子是故意做出一些大人反抗的事情,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家長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才能顯示出我們的對孩子的尊重,減少嘮叨,讓孩子逐漸信任我們,慢慢的很多我們關心的事情,不追著他問,他也會主動跟我們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