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最讓父母感到苦惱的問題就是,孩子不愛讀書不愛學習,無論家長怎么說教引導,都改變不了他們對學習的態度。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先找出原因,然后再尋找解決辦法。
現在的孩子為什么不愛讀書
1、對學習缺乏興趣。有一些孩子也很想學,可是每當他們想學的時候,常常會因為一件事情而分散注意力。所以這類孩子很容易受周圍環境、人際交往等因素影響從而無法安心學習。
比如常見的考試焦慮、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厭學等等,這些困擾過度地消耗了學生的心理空缺,所以他們縱使潛能再好也得不到最大的發揮,最終學習也會受到嚴重干擾。
2、老師過于嚴厲。有的學校因為教學要求高,一些老師無論是因為自身的教學風格對學生的要求高,還是因為學校追求學習成績、升學率的壓力,往往習慣于對孩子從低年級開始就提出高標準高要求。
對孩子上課的紀律、是否用心聽講、考試成績、作業完成情況都會進行嚴格的檢查。對沒有達到要求的孩子過多的批評指責,容易導致孩子懼怕老師,抵觸上學,產生厭學情緒。
3、父母的高焦慮讓孩子痛苦。“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別人家的孩子……”父母們的高焦慮和高期待轉化成對孩子們的高壓、高控,生怕自己晚行動,孩子就要落后,于是給孩子報各種班。
而這種彌漫性的焦慮也在很大程度上傳遞給了孩子,讓孩子把學習和痛苦聯系在一起,日積月累,就會以厭學、拒學作為回應。
4、缺乏對學習的自信心。孩子在學校成績不理想,可能會導致缺乏學習自信心,有自卑感,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訓斥,同學們的恥笑等,使之失去信心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
5、認識不到學習的重要性。孩子的年齡比較小,對于社會的認知不足,認為自己現在學了,也沒有什么作用。這類孩對于未來是沒有規劃的,對自己也不夠自信。
6、學習有困難,學不會。部分孩子學習能力比較差,在加上學習方法不對,就會陷入怎么學都沒有辦法提升的局面。這樣的孩子內心是非常痛苦的,想學,但是學不會。時間一長孩子就慢慢的對學習失去了信心。甚至產生自我否定,認為自己比別人笨。
孩子不愛學習怎么辦
1、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家長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比如:準備一個書房,擺一個書架、書桌,放一些孩子喜歡的書籍,讓孩子自己在舒適安靜的環境里自由閱讀。
2、鼓勵孩子多嘗試,找到興趣點。培養學習興趣,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么,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后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于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嘗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3、父母以身作則。父母要以身作則,堅持閱讀,提升孩子對閱讀的興趣。讓孩子好奇閱讀哪里好玩?有什么秘密?然后父母再告訴孩子自己閱讀的趣事和一些知識點,讓孩子知道看書和看電視一樣好看有趣,還可以學到一些自己不知道的知識。
預防孩子厭學的方法
1、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孩子愛學習,離不開家長的鼓勵與支持。良好的親子關系能讓孩子更自信更有動力去學習,反之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或者非打即罵的教育,就會讓孩子逃避父母逃避學習。要讓孩子愛上學習,家長首先要做好孩子的知心朋友,陪著孩子學習,不斷鼓勵,這比指責和抱怨更有用。
2、培養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孩子就會把學習變成一件主動的事情,不用父母催促,他都會激情滿滿地去學習去探索。
培養孩子的興趣,首先要通過觀察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比如發現孩子喜歡畫畫,而且還很有天賦,不如以獎勵漫畫書為條件激勵孩子,讓孩子有目標地學習。
其次當孩子說自己很喜歡某個學科或某件事時,父母不要敷衍了事,認真對待孩子的請求,盡可能為孩子提供這門課有趣的書籍,或參加一些講座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