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經常做事會沒有界限,這個時候父母應該給予正確的指導,并非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就對孩子進行打罵,這樣做只會是親子關系惡化,使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2歲孩子愛撒謊屢教不改怎么辦
1、父母要平等地與孩子交流。父母一味居高臨下地對待孩子,自然會加劇孩子的緊張感和恐懼心理。為了逃避責打,很多孩子唯一的辦法就是撒謊。很多父母都忽視了這一點,沒有做到與孩子平等交流,所以孩子逐漸養成了撒謊的習慣。
2、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溫情教育。對于撒謊的孩子,父母必須嚴肅指出其行為是錯誤的,并對孩子進行必要的批評,但這種批評絕不能是簡單的打罵,而應該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溫情教育。
3、父母要堅持對孩子進行正面教育。在孩子做人做事十分誠懇時,我們要注重獎勵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誠實之處并及時加以表揚,讓孩子體會到誠實的人更受歡迎,愛撒謊則遭人厭惡。
4、父母要以身作則。孩子撒謊,父母要進行自我反省,看一看是不是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給孩子做出了不好的榜樣。父母不撒謊,才能教育出誠實的好孩子,要知道“身教重于言教”。
5、多關注孩子。父母在孩子正常階段,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在孩子出現說謊時,家長要多自我反省,如果是自己沒有做好家庭和事業的平衡,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為孩子創造一個陪伴環境,讓孩子心安,時刻感受被愛,快樂成長。
6、蹲下來和孩子交流。孩子在自我意識成長發展過程中,經常要求和別人平等,那最應該做到的就是父母。父母一味地居高臨下,不能去聽孩子說話,分析孩子背后的原因,這些忽視孩子的心理的行為,孩子不能背叛,又無力反抗,只能用說謊去解決。
父母在平等對待孩子上,要時常蹲下來,多聽取孩子的想法,及時引導,給予重視,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
孩子說謊有哪些目的
1、經常被忽視。孩子在學前階段,是非常依賴父母的,如果父母平時經常忙于事業,并不能經常陪伴在身旁,孩子心理上會有所缺失,認為自己不被愛,不被重視。
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經常用“說謊”去表達自己,比如自己頭疼、肚子疼等等,目的就是想要陪伴,想要引起父母的重視。
2、獲取想要的“利益”。孩子在和小朋友相處同時,會看到很多自認為很好玩,很感興趣的玩具、物品等,如果父母在這個時間不能及時發現或滿足,孩子可能就會用撒謊的方式解決。有些孩子會明白“借勢”,比如老師說:要每人帶一個全自動鉛筆盒等等;這個都是孩子獲取“利益”的一個表現。
3、自我保護。孩子有時在犯錯或者在觸犯父母給的界限時,會第一時間下意識地選擇自我保護,為了逃避做錯后父母的責罰,就會選擇說謊。
孩子為什么說謊時能“面不改色”
心理學有個詞叫:說謊習慣化,是指人無意識地運用心理防御機制,消除自己焦慮的過程。這個過程如果成功建立,那么人在說謊的時候就會面不改色了。
所以作為家長不能被孩子的表象所迷惑,尤其現在的孩子接觸的人、事物、信息各種各樣,他們的內心和頭腦并不比大人簡單,所以他們嘴里說出來的話,有時候也經不住推敲。作為家長,一定要有一雙“比肩偵探”的雙眼,能偵破孩子的任何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