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淘氣的天性是停不住的,以前父母生氣還能唬住孩子,但是隨著孩子越來越大,家長們就會發(fā)現(xiàn)孩子是越來越管不住了。那么,小孩子為什么不聽話?
小孩子為什么不聽話
現(xiàn)在的孩子不論是情商還是智商都非常高,懂得很多的道理,但是由于自制力沒有那么的好,所以經(jīng)常會犯一些錯誤,但是又不喜歡聽父母的嘮叨,所以才會和父母對著干。孩子是最不希望被人看輕的,總感覺自己已經(jīng)很大了,所以不需要父母在旁總是管教,這個時期的孩子有著莫名的自信,總以為自己很厲害,不論是什么都想要去嘗試,如果父母阻止,就會讓孩子很生氣。
對于不聽話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1.讓孩子把心事“坦露”出來
孩子在遇到困難、挫折、委屈時,會出現(xiàn)情緒低落、傷心、憤怒等狀態(tài),孩子習慣用只言片語來表達心事,父母對此要給予重視,鼓勵他把心事說出來,不要因顧及面子等原因而埋于心底,此時,父母只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就可以了,讓孩子把心事說出來,他的不良情緒就會得到疏散、緩解。
孩子不是聽話的,做父母的一定要有耐心,有責任去教育、引導孩子。不要使用虐待、體罰等不當教育方式,這樣會給孩子的心里留下陰影,使用暴力會使孩子叛逆心理更加強烈,影響孩子健康快樂成長,那小孩子不聽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小孩子不聽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孩子的身體原因
孩子的身體發(fā)育很快,變化很大。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孩子的身心變化很大。最新研究表明,在10歲到20歲之間,孩子的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可能會快速發(fā)育,這會引起青少年的一些困惑。
青少年經(jīng)常將周圍其他人的某些肢體語言誤解為攻擊性行為。可以這樣說,一個快速成長的孩子已經(jīng)有許許多多的困惑了,大腦還會因誤解和溝通不暢而使他們更復雜。
2、孩子心理原因
孩子不聽話讓很多家長都煩惱,不聽話的具體表現(xiàn)有很多,家長要辨別哪種是需要引導的,哪種是不需要引導的。有些孩子可能是情況有點嚴重,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還是不管用,這個時候就需要重視了。
為什么小孩不聽話怎么打罵都不聽話
1.家長的過度刺激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原理,叫做超限效應。它指的是當個人受到外界的過多刺激之后,容易出現(xiàn)不耐煩的心理現(xiàn)象。先不說孩子,你在日常生活中會不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
當老板在開會的時候,如果一個問題強調(diào)了非常多遍,你就會開始不耐煩;當走到某家商店里,如果店員反復走到你的身邊給你推薦一款產(chǎn)品,你會開始對這家店失去好感,甚至直接轉頭就走。連大人對高強度的反復刺激都會表現(xiàn)出厭惡感,更何況是孩子。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有些家長可能因為害怕他們會忘記而不斷耳提面命,或者因為沒有耐心而不斷催促,但不論是出于什么原因,這這些不斷重復的話語,非常容易讓孩子產(chǎn)生排斥感,從而做出與命令相違背的行為來。
叛逆是孩子成長的表現(xiàn),此時家長要及時做好應對的措施,一味的指責與打罵,只會適得其反。教育家長們在面對叛逆的孩子,父母應該學會一些應對方法,多去了解自己的孩子,多和孩子溝通,才能解決孩子的叛逆問題。
孩子為什么叛逆不聽話
1、動不動就攻擊孩子。生活中家長經(jīng)常會遇到孩子鬧人的情況,比如媽媽正在做飯,孩子突然跑過來要求媽媽抱抱,或爸爸正在忙工作,孩子突然要求爸爸講故事等。
當成年人在專心忙手頭上的事情時,被孩子打擾到多半會有些不耐煩,這時語言的攻擊性就會相對比較強,比如:“你就不能等等?你太不懂事了!”像這樣的語言,孩子聽到了肯定會不開心,甚至有些自我懷疑,等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孩子就會表現(xiàn)得非常叛逆,拒絕家長的教育。
2、總是長篇大論的說教。有些孩子并沒表面上那么叛逆,當家長說一些簡單易懂的話時,孩子還是愿意聽,并且會做得很好,但有時候,家長開啟說教模式,孩子反而無法糾正自己的錯誤,甚至更加叛逆,這其實就是家長和孩子之間溝通出現(xiàn)了問題。
孩子早期的理解能力并沒有那么強,當家長長篇大論時,說出的話孩子不一定都能聽得懂,如果孩子理解錯了,就難免會做出與家長意愿相悖的行為,讓家長覺得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遇到不聽話的孩子,家長別總是硬碰硬,可以試試換個角度,不要總想著讓孩子聽你的,而是想想,我們怎么說,怎么做,孩子才愿意完成這件事呢?
小孩子不聽話如何教育
1、家長的言行要足以令孩子聽話。家長的言行要足以令孩子"聽話",某種角度上來說,家長也應該遵守與孩子之間的約定或承諾,要履行好家長應盡的責任與孩子給的"任務",家長要知道"0-8歲孩子希望更多關愛,9-14孩子渴望尊重,15-18孩子追求獨立" 。
盡可能地給予相對應年齡的孩子的需求,真正做到讓孩子信服、崇拜和敬仰,甚至成為孩子的"偶像"。這時,就不會出現(xiàn)"為什么自己說的話,孩子總不聽"、 "自己叫孩子去東,他偏要去西" 的現(xiàn)象。
2、家長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家長應該每天抽時間跟孩子單獨相處,一起做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跟孩子交朋友,甚至成為"知心朋友"。這樣,孩子才愿意跟父母訴說心底話。父母才能成為孩子的傾聽者、支持者和陪伴者。這時候父母說的話,孩子都會愿意聽。
3、家長要做孩子學會獨處。當孩子發(fā)脾氣,耍賴皮時,往往孩子的情緒激動,這時家長應該冷靜對待,不要急于去說服他。讓孩子一個人待一會兒,學會獨處。不久,孩子就會安靜下來,這時再跟其講道理,孩子才會接受。
經(jīng)常會聽到家長的抱怨,孩子總是十分的不聽話,對家長的話總是置若罔聞,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總是氣不打一處來。下面我們來了解下小孩子不聽話能不能打?
小孩子不聽話能不能打
不能打。具體原因有如下幾點: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打孩子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打孩子可能會造成孩子身體上的傷害和心理上的創(chuàng)傷,讓孩子感到害怕和無助。更重要的是,打孩子只是一種暫時的解決方法,卻無法真正糾正孩子的問題行為。
相反地,家長可以選擇其他方式來解決問題,比如通過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與孩子溝通并找到問題的根源,建立良好的互信關系,以及進行有效的行為規(guī)范和獎勵機制等方法。
其次,我們需要考慮的是,打孩子對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會帶來什么影響。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會讓孩子感到沮喪和無助,影響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養(yǎng)。如果孩子總是被打,就會失去安全感和信任感,從而導致孩子的身心發(fā)展遭受挫折。
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不少家長會選擇打孩子以達到糾正行為的目的,而有些家長則會選擇其他更加溫和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么,小孩子不聽話能打嗎?
小孩子不聽話能打嗎
可以打;但要注意方式和分寸,切勿加深親子間的矛盾;要知道,打不是目的,認識錯誤和改正才是目的。
自古以來,都有“不打不成器”的說法,可見打罵孩子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育兒方式。尤其是叛逆期的男孩子,除了跟父母對著干之外,還會做一些無底線和原則的事情,就應該好好打一頓,讓他們長長記性。
讓孩子知道這是原則性問題,是父母的底線。小錯誤可以批評,甚至忽略不計;但是大錯誤不行,必須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孩子不聽話,打孩子時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