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孩子不聽話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不少家長會選擇打孩子以達到糾正行為的目的,而有些家長則會選擇其他更加溫和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么,小孩子不聽話能打嗎?
小孩子不聽話能打嗎
可以打;但要注意方式和分寸,切勿加深親子間的矛盾;要知道,打不是目的,認識錯誤和改正才是目的。
自古以來,都有“不打不成器”的說法,可見打罵孩子是老祖宗傳下來的育兒方式。尤其是叛逆期的男孩子,除了跟父母對著干之外,還會做一些無底線和原則的事情,就應該好好打一頓,讓他們長長記性。
讓孩子知道這是原則性問題,是父母的底線。小錯誤可以批評,甚至忽略不計;但是大錯誤不行,必須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
孩子不聽話,打孩子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家長打孩子時不能在憤怒情緒的時候打,因為憤怒的時候家長很容易失去理智,可能產生不可預計的結果。打的時候需要心平氣和告訴孩子,是什么原因打他,而不是因為父母生氣才打你,這才是打的主要目的。而打的技巧就是打得疼就行,不能打太過,也不能打太多。
6歲左右要盡早給孩子立好規矩,發現孩子有這四種行為,父母該打就得打,絕不能手軟
1、不尊重長輩。禮貌對于一個孩子來說應該是最基本的,如果父母發現孩子有不尊重長輩的行為,那必須及時糾正,否則孩子養成了習慣,再想管教也難了。
2、亂發脾氣。養育過寶寶的過來人都知道,孩子在2歲左右會突然變得“不聽話”,不開心時會發脾氣、摔東西。這其實正是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很多家長卻沒有意識到此時管教孩子的必要性,而是聽之任之,殊不知這樣會導致孩子性格出現問題,日后貽害無窮。
3、威脅家長。在孩子3歲后,就開始懂得和父母提要求了,要玩具、要零食,如果家長一味滿足孩子,孩子就容易變本加厲、得寸進尺。這樣一來,孩子日后有什么要求都要父母必須滿足自己,否則便哭鬧、打滾威脅父母,好言相勸只當耳旁風。
面對耍賴孩子的“威脅”,家長可是手軟不得,有必要動手給孩子長長記性。
4、缺乏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的成長不能沒有規矩意識,否則就容易變得無法無天,將來指不定會鬧出多少亂子,給孩子樹規矩這件事,家長絕不能懈怠。
對于孩子的種種壞習慣、無理舉動,家長切不可抱有“長大就好了”的僥幸心理,而必須及時予以糾正,引導孩子走在正確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