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對孩子負面情緒可采取的方式:1、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明白有情緒是很正常的一件事;2、鼓勵孩子表達自身的感受,讓家長盡快了解孩子的感受,及時采取措施幫助孩子;3、幫助孩子管理自身的情緒,采取恰當的方式把情緒發泄出來;4、相信孩子有處理情緒的能力,不要事事都要幫助孩子;5、當孩子在經歷消極情緒的時候,安靜的陪伴孩子,不要不耐煩。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
1、接納孩子的情緒
注意這里說的是接納情緒,要把情緒和行為分開來看待。情緒是人對外界情境的本能反應,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家長接納孩子的情緒,就等于承認他們對外界情境的反應是正常的。當孩子出現情緒的時候,如果家長總能接納他們的情緒,孩子會接收到一個信息:"情緒是正常的東西,可以坦然地面對它。”他們會從家長那里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今后遇到情緒時,就會積極地去應對。
2、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
孩子能夠及時表達情緒很重要。一方面可以讓家長及早了解到孩子的感受,可以及時加以引導,情緒就不會一直淤積甚至惡化。另一方面,孩子接納并合理表達本身,就會讓孩子的負面情緒得以緩解。父母親要讓孩子覺得任何感受都是可以表達的,千萬不要簡單的壓制、批評甚至斥責孩子。
孩子也是心情不好,那么家長如何應對孩子鬧情緒呢?我認為:
1、找出原因。認真的和孩子談談,為什么心情不好,告訴孩子父母一定要幫你,把孩子當朋友,讓他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說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認真聽,讓孩子說完的話,一邊聽一邊回聲。
2、一起尋找方法。孩子把不愉快的事情說出來,家長一定要安慰孩子,不要著急,要想辦法解決,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想辦法,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要充分說明辦法的優點在哪里,做到孩子容易接受。
3、分散注意力。如果是孩子不合理的取鬧,父母可以通過買玩具、聽他最喜歡的歌曲或給他講故事來分散孩子的不良情緒。父母不得以暴力回應。否則,事情會適得其反。
4、父母的作用。如果孩子平時經常鬧情緒,家長要主要自己在家,是不是心情不好也會這樣大鬧。家長應該給孩子好的典范,心平氣和,有不愉快控制自己的情緒,小孩子是容易模仿大人的。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鬧情緒,讓我們做父母的走進孩子的心里,了解他們才能更好地培養他們,讓他們健康成長!
面對孩子無法控制的發脾氣,您是否束手無策?孩子情緒失控怎么辦?如果有一個問題困擾著父母,但他們可能對此無能為力,那么兒童的情緒爆發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對于坐在地板上尖叫、撞頭、打父母或跑來跑去、失控哭泣的孩子,我們該怎么辦,特別是如果他患有自閉癥,我們無法與他進行適當的溝通,因為他的能力有限語言能力?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失控
1. 專注于幫助您的孩子冷靜下來
處理孩子情緒爆發的主要經驗法則是“專注于幫助孩子冷靜下來”,這看起來很簡單,但往往很難遵循。對孩子講道理最糟糕的時候是他們情緒失控的時候。告訴他吃太多糖或偷妹妹的玩具必須由他負責是沒有用的。現在也不是沖他大喊大叫的時候,因為他不聽,孩子們大喊大叫,父母也大喊大叫,這只會火上澆油。當您的孩子失控時,您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是,他聽不到您的聲音,無法理解您的意思,也不會覺得他失控了。每個人在發脾氣時都會感到難過。當我們的孩子失去控制自己的情緒時,我們不能懲罰他們或設置限制。這樣做只會火上澆油。這并不是說他做了一些破壞性的事情或打了你之后,他仍然可以逍遙法外。我們本可以等待每個人都冷靜下來,然后再施加懲罰或設置限制。要明白,一旦你的孩子冷靜下來,就會有足夠的時間去談論它,并以正確的方式懲罰他,但在他發脾氣時先幫助他冷靜下來。
2.不要拒絕它
父母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忽略孩子的情緒問題,在他們鬧事時也忽略了他們。一些家長認為這是一種避免強化孩子失控行為的方法,但這是一種非常簡單和糟糕的策略。對于很多自閉癥孩子來說,最大的挑戰就是壓力過大,壓得他們不知所措,情緒失控的原因是很多事情超出了他們的承受能力。父母增強孩子信任感和親密感的最好方法是讓他知道你總是在他身邊,如果他感到負擔過重,你總是在那里幫助他。所以當他們情緒激動時,你不應該拒絕他們。相反,“向你的孩子保證你會永遠愛他,他可以依靠你。”
孩子趴在地上哭,歇斯底里,父母想了幾秒鐘讓孩子平靜下來,但因為剛下班,又餓又累又累,所以也失去了控制。不耐煩的爸爸開始對兒子大吼大叫,媽媽看到爸爸只會讓問題變得更糟,就開始對爸爸大喊大叫,而家里的其他孩子看到家里每個人都在大喊大叫,嚇得哭了起來。此時,我們看到四個情緒失控的人。這聽起來很可笑,但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事實證明,當我們的孩子情緒失控、無法溝通時,我們大多數父母都會不知所措,他們往往會把事情搞砸。那么我們該怎么辦?我們可能無法得出具體的結論,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那么孩子情緒失控怎么辦?
家長如何應對孩子的失控大鬧
1.確保兒童及其周圍人的安全
這當然很重要,甚至比讓他冷靜下來更重要,在大多數情況下,孩子情緒失控并沒有到傷害自己或他人的地步,但我們必須注意。孩子打人的時候,你可以從后面緊緊抱住他,約束他,讓他冷靜下來,不傷到自己或他人。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它變得越來越難以控制。七八歲的孩子已經很強壯了,青少年更強壯。如果你的孩子很堅強,當情緒失控時,他或她可能會變得好斗。最好有一個強壯的人隨時準備提供幫助。有這樣的助理在場,大家都覺得很安全。他可以是志愿者、助理或教師,并受過一些如何處理這種情況的培訓。
2.不要因為孩子生氣就屈服
如果您的孩子因被拒絕而生氣,不要只是發脾氣,盡管您可能在發脾氣之前進行了談判、討論和妥協。相反,標準方法是說,“讓我們冷靜下來,繼續討論。”我們肯定直言不諱的價值,不應該懲罰哭泣或大喊大叫,因為畢竟我們是在教兒童交流和表達情緒。如果孩子想傷害自己或他人或破壞東西,他已經越界了。那么這種行為就應該受到懲罰。然而,第一個重要的步驟是幫助您的孩子冷靜下來。當孩子冷靜下來后,管教他,可能是不讓他看電視或活動,或者要求他做一些額外的清潔,“隔離”他,或者任何你認為合適的懲罰,但唯一絕對禁止的是來隔離他。
自從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很多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個階段的他們,以至于讓親子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其實只要家長做到尊重、理解、多溝通,就可以幫助他們解決掉青春期遇到的各種問題,親子關系也會越來越親密。
家長如何應對青春期的孩子
1、理解在先。即使孩子的想法或行為出現了一些問題,也應該站在孩子的角度多些理解和寬容。然后再耐心地告訴孩子自己對此事的看法,以及自己反對這樣做的原因。要杜絕簡單地否定,或以長輩的身份粗暴地壓制孩子的做法。
2、做孩子的知心朋友。青春期的孩子最渴望的是平等,所以父母要放下架子,與孩子建立平等的親子關系。孩子在這個時期會逐漸形成自己的觀點、看法和見解。當我們能理解他們內心的想法時,就能找到和他們溝通交流的橋梁。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注意觀察、了解孩子對事情的態度和處理方式是否得當,同時還應與孩子一起分享自己對事物或問題的看法,讓孩子感受到你是他最信任、最值得依靠和傾訴的人。
3、轉變與孩子的溝通方式。處長青春期的孩子,正是學業壓力越來越大的時候,學習就是他生活的主旋律,主基調,這時候有些父母與孩子溝通時,三句話離不開學習,沒有其他閑聊的話題了。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暴躁、逆反。
面對青春期孩子的逆反情緒,家長要多為孩子著想,做到與他溝通,和他做好朋友,給他一定的空間和交際時間;不要因為一點小事便對孩子進行輪番轟炸;多給孩子在家中的發言權,有些事情讓他自己拿主意,當他需要你的時候,這時他就會聽得進你的意見。
孩子青春期逆反期的情緒如何應對
1、不要以暴制暴。在叛逆期,孩子很可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向父母朋友大吵大鬧。在這個時候,父母不要以暴制暴,用更苛責的話攻擊他們。父母可以等孩子情緒穩定之后,再和他們談心,告訴他們如何正確的溝通。
2、和孩子打成一片。父母需要明白,要想和孩子能夠親密的交流,首先不要拿出自己是長輩的架子。很多父母表面上是和孩子做朋友,也聆聽孩子的心事,但是一旦他們發現孩子處理事情沒有像自己要求的那般,就開始教育孩子,這樣勢必不會讓孩子把真心話告訴他們。
3、尊重孩子。不管孩子年齡多大,父母都要尊重孩子,給孩子足夠的選擇權和自主權。孩子喜歡的興趣愛好,只要不違法犯罪,即使父母不贊同,也不能用家長的威嚴扼殺;孩子的抽屜與隱私物品,父母在沒有得到孩子的允許下,千萬不能私自打開,更不能把它作為笑料講給他人。
4、建立正確的家庭價值觀念。家長應該傳達正確的家庭價值觀念,并且以身作則。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家長需要向孩子傳達家庭的宗旨和價值觀念。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明確自己的目標和價值觀,并按照這些目標行動。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遇見拖拉磨蹭的孩子了,對于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常常讓家長感到很擔憂,如果孩子沒有時間觀念,不僅僅對孩子的生活有影響,還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對孩子拖拉磨蹭家長如何應對
一、培養孩子的時間意識。在孩子進入到三歲左右的時候,大概意識還是相對模糊的,他們對于時間完全沒有概念,但是等到孩子進入到小學前的階段,就完全可以了解時間得意義了。
如果家長平常就很重視對于孩子時間的培養,那孩子大體上對時間的觀念就會比較詳實,這能很好的促進孩子對于時間的管理。
那么,怎么培養孩子的這個能力呢?建議家長多和孩子一起來認識鐘表,進一步的了解時間的概念。在孩子做事情的時候,家長也可以利用沙漏或者番茄鐘,來增加孩子對于時間觀念的認識和處理能力,而預計時間的游戲也是推薦給每一個家長使用的好方法。
比如我們從家里到孩子的學校,預計需要多長時間,我們可以在到達學校前跟孩子來玩這么一個猜測的游戲,看誰對時間掌控得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