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必須要經歷叛逆期,此時也是父母的成長期,如果家長們可以讀懂孩子叛逆背后的真正原因,學會尊重孩子,親子之間的沖突也會相應的減少。
小學生叛逆心理的表現
1、經常對父母說"不"。孩子進入"逆反期"之后,自我意識會迅速發展,對任何事情都會想要有自己的意見,因此就會開始否定父母,表現就是把"不"字掛嘴邊。你讓孩子去洗手,他說"不去!"你讓孩子把地上的玩具撿起來,他說"我不撿!"你說該睡覺了,他說"我不睡!"等等。
2、喜歡推卸責任。孩子在叛逆期會經常犯錯誤,而孩子犯了錯誤之后,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即使被家長逮個正著,但孩子還是會找一些理由來為自己開脫。
孩子變得喜歡推卸責任,不想為自己的錯誤承擔后果,而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舉動,會更加生氣,無法心平氣和去教育孩子,導致孩子變得更加叛逆,進入循環當中。
3、有對抗意識。因為孩子聽了很多的道理和知識,天天面對父母和老師日復一日同樣教育方式,孩子開始厭煩,開始對這樣的教育和方式有一種對抗性,所以孩子會用一個消極的方式來對待,甚至會公開叫板,與父母老師對著干。
隨著孩子的成長,家長們發現孩子變得不聽話了,甚至是學會頂嘴了,其實這些都是孩子成長中的正常表現,家長們要正確對待。
小學生叛逆期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不管孩子多大,作為父母,要給孩子足夠的選擇和自主權,要尊重孩子的每一個選擇。只要不是違法犯罪,孩子的興趣愛好,倘若父母不贊同,也不能以家長的身份扼殺。并且在未經孩子的允許,不可以自私窺探孩子的隱私,并且也不能作為笑料與他人分享。
2、理解孩子,接納孩子。太多的成功學告訴我們,失敗是成功之母,人生難免犯錯,我們每個人都是在錯誤中成長的,孩子也不例外。哪怕孩子所犯的錯在你看來匪夷所思很低級,也請多多理解他們,退回到孩子年齡,你可能都不如他們,多想想孩子的閃光點,接納孩子。
3、化解孩子情緒。當孩子對父母產生不滿的時候,總會想要做一些事情來氣父母,讓父母也跟著著急生氣。若是父母“上了當”,被孩子激怒,那就會陷入非常被動的局面,使親子關系陷入僵局。
但是父母出乎意料地接受了他的行為,平靜地接受他的反抗情緒,孩子就會感覺一拳打到棉花上,使不出力,從而轉變態度,達到與父母溝通。
面對孩子的逆反心理,家長要嘗試站在孩子的角度跟他交流,注重觀察孩子的情緒、看法和建議。同時,要用平等、真誠的態度跟孩子說話,孩子才不會逆反。
小學生逆反心理的原因
1、家長的不尊重。父母總是對孩子的事情獨自做決定,從來不過問孩子的意見,對于孩子的想法是沒有去理解,強制性地剝奪孩子的選擇權利,這是會導致孩子逆反心理的產生,這是一個主要原因的。
2、強烈的好奇心。當某件事被禁止時,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好奇。尤其是在家長只作出禁止又不加任何解釋的情況下,濃厚的神秘色彩極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3、孩子對家庭和父母不滿意。認為家庭缺乏平等、民主和尊重。尤其父母感情不和使得孩子心理發生障礙,往往卻以逆反行為來表示自己的不滿。還有常因父母沒有榜樣作用而感到沒有精神支柱而苦惱,也會以逆反情緒作為發泄。
4、缺乏滿足感。由于種種原因父母不能經常和孩子在一起,盡管物質上極大豐富,但孩子在情感上卻感到十分饑餓,時間長了,在缺少雙親愛的情況下就會以逆反和沉默來表示自己的不滿。
小學生厭學的表現主要有以下幾種:1、孩子會出現上課不專心,開小差的情況存在;2、會出現逃課,曠學,不尊重老師的情況存在;3、對學習產生強烈的恐懼感,害怕學習。
小學生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上課不專心
主要表現為不喜歡學習,對學習有抵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下不完成作業、抄作業或者應付作業等,輕度厭學,主要表現在思想上的抵觸。
2、不尊重老師
將思想上的抵觸,付諸行動,出現上課不聽講,經常出現遲到甚至曠課等違紀現象,人際關系也會隨之出現問題,不再是尊重師長,團結同學的好學生了。
家長們始終覺得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覺得頂嘴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情,會損害父母的權威。那么,小學生頂嘴和叛逆怎么辦?
小學生頂嘴和叛逆怎么辦
1、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理解孩子的,然后指出孩子的問題,當然給孩子正確的解決方案是最重要的。否則就是向孩子提出一個問題,讓他把事情搞砸。
2、當孩子說錯話時,家長要時刻提醒孩子注意說話技巧。能管住自己嘴巴的人,未來會有很大的發展。
3、當孩子頂嘴時,父母不應該以暴制暴,而是要給孩子一個發泄的出口,同時,自己也應該時刻記住,你是孩子模仿的榜樣。等孩子發泄出來,然后引導孩子安靜下來,冷靜地通過溝通解決問題。
小學生頂嘴和叛逆的原因
孩子心理疏導最好方法是盡量以孩子朋友,伙伴是方式跟孩子溝通或者相處。父母的威望不要過于高高在上,教育孩子不要趾高氣揚居高臨下。每個孩子都是聰明的,只要你跟他溝通的方式正確,他們是原因愿意相信你跟你溝通的,有了溝通自然就等于心理疏導。
小學生心理問題
1、適應性
進入小學,當他們度過最初的新鮮與好奇期以后,面對的是陌生的物理環境與人際環境,加之學校紀律的約束和學習負擔的加重,小學生面臨著艱難的心理適應。
2、厭學情緒
感到學習困難,或因缺乏自信心與毅力,自感不能克服學習上的困難,當成績下滑,在學校生活中經歷連續失敗時,便對學習產生迷惘、困惑、無力、無助的感覺。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良好的心理素質是人的全面素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正處于人生的快速發展時期,加強他們的心理輔導,對他們樹立積極的人生觀,提升綜合發展素質,有非常關鍵的作用。
如何對小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1、厭學心理
學習是學生在校最重要的環節,通過學習文化知識,可以拓展學生的見識,提升學生的文化素質。但是當前的小學生受外界不良元素影響比較多,加上他們自身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一旦被外界事所吸引,其對學習的專注力就降低了。
所以,當前小學生厭學的人數較多。不愛學習的學生,不僅無法掌握義務教育階段的基本知識,還會影響學生未來的良好發展,必須引起教師的密切關注。
2、自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