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小孩子很少承受挫折和壓力,往往都是在大人的呵護下成長,而且,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遇到問題就有家長幫忙出面協調,但是由于孩子的能力得不到鍛煉,當孩子遇到困難總會變的垂頭喪氣,那么怎么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怎么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和孩子一起努力
在有了父母這個新的身份之后,我們要更努力的去自我成長,學會照顧好自己,這樣才能身體力行的去教育孩子。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父母應該一直保持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把樂觀的狀態傳染給孩子,使他們自信的對待生活,提升抗壓能力。
2、陪孩子找出挫折的根源,分析并解決
當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一定不要嘲笑他們,而是先要讓孩子穩定情緒,然后用柔性的語言安慰孩子。之后再陪孩子進行冷靜的分析,找出這一次失敗的原因,并且引導孩子去尋找解決的辦法。當孩子在挫折中能夠獨立應對時,他們的自信才會越來越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
家長放手讓孩子自己做得越多,他越覺得自己有能力,下一次再面臨挑戰,他會更少感到挫敗感。培養孩子的受挫能力這關系著他們未來的發展,那么人生中挫折不可避免,家長怎么培養孩子受挫折能力呢?
怎么培養孩子受挫折能力
1、給孩子試錯的機會。有些父母總是過度保護孩子,什么事情都幫著孩子做,結果孩子在獨立做事失敗時,就會很害怕再次嘗試。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路跌爬滾打,不斷試錯,不斷學習,才能真正成長。因此,在安全的情況下,父母可以給孩子更多的試錯機會,孩子的實踐經驗多了,自然就不怕失敗了。
2、以輸的名義,讓孩子正確的發泄情緒。孩子在做事失敗之后,會出現哭鬧、摔東西等不正確的發泄行為。父母可以通過引導孩子以涂鴉繪畫、寫日記、向人傾訴、出去走走散心等比較溫和的方式來發泄情緒。
3、引導孩子總結失敗的原因,學會挑戰自己。孩子們由于經驗不足或者其他的因素導致失敗是很正常的,但是我們不能讓他一蹶不振,而是要幫助他分析問題,引導他總結失敗的經驗,鼓勵他挑戰自己,有成功就有失敗,放平心態,不必過多的計較輸贏成敗。
孩子抗挫折能力差的表現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挫折是人生成長所必需的,是人生漫長道路上的一個個小山包,只有跨越無數個小山包才能到達最高峰,那么怎么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呢?
怎么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
首先是態度。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原則。家長要深刻認識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能隨性散漫,堅持有理原則。
家長要清楚,挫折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實施挫折教育只能做對孩子有利的事;家長要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實施挫折教育時,必須把握比較好的度,堅持有節原則。
其次是思想。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要端正思想,堅持科學育兒觀,運用科學的、正確的方式方法。
為此,家長必須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育兒技巧,把握挫折教育實質;實施挫折教育,要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必須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實施挫折教育,要真抓實干,既不能僅僅流于形式,也不能只是淺嘗輒止,要有實實在在的、長期的作為。
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有意識的給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引導孩子遇到困難要勇敢面對;2、有意識的創造挫折情景鍛煉孩子,培養孩子應對和處理挫折的能力;3、給孩子安全感,鼓勵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困難;4、給孩子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怎么辦
1、對孩子進行挫折意識教育
父母要首先排除“怕”的干擾,敢于放手,不怕孩子碰壁、撞釘子。讓順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看到,出現挫折是一種必然,一定要勇敢地面對它。成功的人大多是不怕挫折,它是人生最親密的朋友,關鍵是如何面對它。要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挫折,教育孩子面對挫折不害怕、不退縮,敢于迎著困難上,樹立戰勝挫折的信心。
2、有意識的創造挫折情景鍛煉孩子
挫折可以分為若干層次,從低層次挫折向高層挫折的發展,是良好的社會狀況、良好的個人成熟的跡象。挫折在形成自我激勵、自我強化和堅強意志等心理素質的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適度、適量的挫折,能為孩子創造提高心理自我調節能力、克服困難的情境機會。
孩子成長的過程遭遇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這是正常的現象,能夠忍受和消除挫折并保持完整的人格和心理平衡,這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然而,現在的孩子抗挫能力似乎普遍較差。那么如何培養小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如何培養小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1、首先,認可孩子的情緒和付出。當孩子沒考好時,媽媽沒有責罵、抱怨孩子,而是認可孩子的情緒和付出,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可以傾訴和信賴的。
2、其次,引導孩子走出孤獨和挫敗感。媽媽講了自己的一次受到挫折的經歷,讓孩子懂得遇到挫折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每個人一輩子都會經歷很多次,從而走出孤獨和挫敗感,以平常心應對挫折。
3、然后,分析原因,并確立新的目標。媽媽跟孩子一起分析這次沒考第一的原因是升學后遇到了更強的同學,并不是孩子退步了。這樣,孩子又有了斗志,還給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標。
4、告訴孩子,父母永遠和你在一起。在整個過程中,孩子感受到的是父母的愛和關注,這種溫暖和力量會讓孩子有勇氣面對挫折、也有勇氣迎接失敗。
真正的挫折教育,就是我們給孩子足夠的愛、理解與鼓勵,引導孩子用積極的策略來面對挫折,并最終跨越挫折,這樣,孩子抗擊挫折的能力就會增強,孩子才會越挫越勇。相反,如果光給挫折不給教育,最后的結果就是孩子會越來越退縮。那么怎么培養孩子抗挫折呢?
怎么培養孩子抗挫折
1、提升孩子正向思維的能力
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應該以身作則,保持樂觀的態度,這樣孩子才會受到感染。孩子的生活中,同樣也不乏一些非常不太愉快的事情,即使是一些小事情也有可能讓孩子感到心情抑郁,比如天氣不好,成績沒考好,沒穿到喜歡的衣服等等。
當孩子表現出情緒不佳的狀態時,家長應該給孩子鼓勵和支持,微笑和擁抱就是最好的撫慰方式。引導孩子積極思考問題,把不開心的事情變成開心的事情,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才會提升。
2、引導孩子合理發泄不好的情緒
人的一生中,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工作中,不可能沒有挫折,特別是現代社會,競爭激烈,挫折對一個人的希傷力更加嚴重,沒有抵抗挫折的毅力和能力,遲早會被社會所淘汰。那么怎樣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呢?
怎樣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
1、讓孩子懂得成功和失敗的關系
其實我們人所做出來的行為和大腦的觀念是有著很大關聯的,所以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清楚,失敗和成功究竟是怎樣的關系。更要讓孩子清楚一次成功,并不可能代表永遠都會成功,一次失敗也無法證明永遠都會失敗。
如果你懼怕失敗的話,那么你永遠沒有辦法從失敗中獲得經驗,那么在下一次的時候,你會面臨第2次的失敗。只有孩子正確地理解了兩者之間的關系,他們才可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才可以做到不消極的面對問題,才可以不逃避問題。
2、接納孩子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