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挫折是人生成長所必需的,是人生漫長道路上的一個個小山包,只有跨越無數個小山包才能到達最高峰,那么怎么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呢?
怎么培養孩子抗挫折能力
首先是態度。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要堅持有理有利有節原則。家長要深刻認識到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不能隨性散漫,堅持有理原則。
家長要清楚,挫折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實施挫折教育只能做對孩子有利的事;家長要懂得過猶不及的道理,實施挫折教育時,必須把握比較好的度,堅持有節原則。
其次是思想。對孩子實施挫折教育,要端正思想,堅持科學育兒觀,運用科學的、正確的方式方法。
為此,家長必須認真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科學育兒技巧,把握挫折教育實質;實施挫折教育,要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必須有計劃、有步驟、有目標;實施挫折教育,要真抓實干,既不能僅僅流于形式,也不能只是淺嘗輒止,要有實實在在的、長期的作為。
再者是行為。實施挫折教育,貴在實踐!家長可以有計劃、有目的地采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方式來進行。
通過體育運動,讓孩子感受到堅持的重要性,例如做俯臥撐,一般孩子應該做不了幾個,可是在家長身體力行、以身作則的示范下;孩子就會堅持下來,越做越多,也越會嚴格要求自己。通過旅游,例如攀登大山時,起初可能孩子會感覺很累,讓家長抱著或背著;家長可以類比教育,讓孩子看到別的小朋友能夠堅持自己爬山,他也應該可以,激發起孩子的自尊心、上進心。
為什么要培養孩子的承受挫折能力
1、受生活環境的影響,和自身認知的局限性,孩子容易出現承受挫折能力較弱的情況。這并不是個例,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問題。
2、承受挫折的能力,對于孩子自身的心理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承受挫折能力較弱的孩子,更容易依賴別人,難以獨立,也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
3、缺乏克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會讓孩子在學習跟未來的工作中受到阻礙,影響孩子的個人發展。
總而言之,挫折教育其實沒有什么太多高深的東西,家長只要用心,在家庭教育中就能夠隨時發現機會,好好地籌劃一番,就能給孩子一次非常有意義的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