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從兒童走向成年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他們生理和心理方面會不斷的發生變化,如果家長不能給予這個階段孩子正確的指導,那孩子很容易走進青春期的誤區,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
孩子什么時候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也是一個孩子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一般來說,女孩子進入青春期比男孩子要早,約從9.5歲開始,而男孩子則從11.5歲才開始。
不過由于發育時間以及個體差異很大,通常把10~19歲這段時間統稱為青春期。這一期間,不論男孩或是女孩,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發生許多巨大而奇妙的變化。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脆弱,父母和同學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能讓他感到難過、自卑。比方說,同學老是拿孩子開玩笑,或者是父母平時的言語不當,經常打擊孩子。
心思敏感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進而變得脆弱、自卑。在生活、學習上信心也就很差,更容易導致孩子生活消極、成績下降甚至厭學等情況出現。
青春期是孩子一個非常敏感的階段,這個階段的他們不僅生理方面在快速發育,心理方面也在快速發展,如果家長引導的方式不當,那很可能會危及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長一定要給予重視。
剛進入青春期的男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1、注意男孩的心理健康。在這個階段由于屬于發育階段,大多數男孩的心理會有所變化,而在這個階段很多父母也會感覺到男孩比較叛逆,所以在這個階段要格外注意正確的引導孩子,要學會聆聽孩子,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的心里處于健康的狀態。
2、多溝通,也站在孩子的立場去考慮。為什么說要站在孩子的立場,所有的沖突,都是因為溝通不暢。你不認同他,他不認同你,原因就在缺少“有效溝通”。
也可以站在孩子的立場,想想孩子為什么這樣去考慮。畢竟隔代的思想,會存在很多信息差。例如:追星啊,孩子為什么會喜歡,喜歡在哪里?父母可以幫忙選擇正確的追星價值觀,而不是一味的反對。
3、多和孩子進行交流。家長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對外界容易豎起一道擋風墻,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不被理解,于是把自己關在自己的世界里。
當你覺得孩子突然變得難管教的時候,大概就是叛逆期到了。一般而言,孩子會面臨三個叛逆期,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叛逆行為。男孩子的青春期和叛逆期分別是什么時候呢?
男孩子的青春期和叛逆期分別是什么時候
1、兩歲:兩歲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看著孩子從小天使變成了小惡魔”,不少家長是崩潰的,擔心孩子以后是不是都會很叛逆。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有了我”的意識。這一階段的他們不愿意再事事服從父母,開始喜歡說我不”,這種方式會讓孩子有成就感,自我”得到了滿足,也是他們建立自信的重要過程。
2、七歲:七歲是孩子的第二個叛逆期,又稱為兒童叛逆期”。常說七歲八歲惹狗嫌”,這一階段的孩子開始對世界有一種懵懂的概念,并逐漸形成自己的主見。在家長眼里就變成了淘氣、不聽話。這一階段的孩子需要家長更多的愛和關心,家長要學會傾聽和尊重孩子,避免過度反應,最好用平和、商量的語氣來和孩子溝通,而不是命令式的。
3、12~18歲:這是孩子的第三個叛逆期,又稱之為青春叛逆期”,可以說是讓無數家長頭疼的階段。這一階段的孩子已經有了基本的人生觀,不再把父母的教訓放在眼里。這個階段家長也是嚴格管教孩子,孩子的叛逆情緒也就更激烈。家長要給孩子適當的自由,了解新事物,盡量減少代溝”,避免過多的嘮叨和指責,和孩子像朋友一樣平等相處。
如何教育叛逆期男孩子
青春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表現出對家長的逆反和對權威的挑戰,影響著家庭關系的和諧。注意到孩子進入叛逆期后,家長需要對孩子進行引導,幫助孩子度過叛逆期,避免叛逆情緒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青春期為什么會叛逆
1、生理和生理性變化:此時是孩子生長發育最快的階段,伴隨著激素分泌的變化和身體特征的發展。這些生理變化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和行為,使他們更加敏感和易怒。
2、自我意識的覺醒:孩子在這個階段開始逐漸形成自我意識,并開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價值觀和目標。他們開始更加關注自己的需求和欲望,而不再完全依賴父母或他人的規則。
3、尋求獨立和自主權:孩子希望獲得更多的自主權和獨立性。他們希望能夠自己決定自己的事情,而不是被他人控制。這種渴望獨立常常表現為對父母規定的抵抗和反叛。
4、社會壓力和同伴關系:孩子與同伴的關系在這個階段變得更加重要。他們常常試圖追求社交認同和融入群體,這可能導致對父母的意見產生沖突,并選擇與同伴保持一致,甚至是反抗父母的規則和價值觀。
青春期并不是叛逆的代名詞,孩子進入青春期也不一定會叛逆,所以家長也不必過于憂慮,要對孩子有信心,相信孩子通過自己的情緒調節來度過這樣一段必須經歷的時期。
青春期孩子有什么表現和特征
第一、青春期的孩子憧憬成熟又留戀童年。
青春期的孩子會很痛苦、很糾結,一個人在痛苦糾結的時候,是渴望得到外在支持和幫助的。所以這就是第一個矛盾,孩子有些行為舉止又希望我們對待他像童年的孩子。
第二、青春期的孩子追求完美。
青春期的孩子覺得自己身上很有力量,覺得自己已經變得很厲害了,他就會想獨立。遇到很多事情孩子會變得想要做得很好,做得更好,但是總會有缺憾,因為很多關系他處理不了,很多事情他做不到,很多事情他沒有面對的經驗。
青春期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特殊成長階段,孩子們進入這個階段之后變得難以管教了,甚至連最起碼的溝通都很困難,不少孩子更是產生仇視父母的心理。此時家長一定要保持理智,合理應對。
為什么青春期孩子仇視父母
這種仇視里有很大一部分成分是青春期的叛逆,只是一種情緒;許多孩子在嘴里喊著“恨”父母,但并不是真正恨父母,只是情急之下的口不擇言。
但是,作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父母不能把這種“仇視”僅僅把它當作一種來得快去得也快的負面情緒對待。情緒是感情的外衣,在“仇視”這種負面情緒的里面還有更深層次的感情上的根源,這一點值得所有的父母重視,甚至警惕!
中學生的“叛逆”隱藏著他們渴求平等與尊重這種社會性的感情。如果父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越是叛逆的孩子,他們平時越沒得到父母的尊重,他們的基本權利都在父母的“都是為你好”借口下被剝奪或被漠視。
他們的叛逆就是想擺脫對父母的依附,但是,他們的能力又讓他們感到無助,所以,他們以故意與父母對著干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不滿,因此,他們在父母眼里顯得很“叛逆”。
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出門家長也不要過于擔憂,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比較叛逆,容易和家長產生矛盾,不喜歡和家人溝通,家長要想辦法把孩子的心門打開,走進孩子的內心。
青春期孩子不愿意出門有什么辦法嗎
1、家長要引導孩子社交
家長可以鼓勵孩子邀請同學和朋友到家里來玩,或是支持孩子出去與伙伴們交往。為孩子增加社交的機會,讓孩子和有共同愛好的同學交往,由此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
2、釋放情緒
孩子不喜歡出門的情緒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形成的,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比如家長的呵斥或者是與其他朋友的不愉快,這些都有可能是孩子情緒發生直接性變化的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