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孩子從兒童走向成年的時期,這個時期的他們生理和心理方面會不斷的發生變化,如果家長不能給予這個階段孩子正確的指導,那孩子很容易走進青春期的誤區,做出一些不理智的行為。
孩子什么時候進入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體由不成熟發育到成熟的轉化時期,也是一個孩子由兒童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一般來說,女孩子進入青春期比男孩子要早,約從9.5歲開始,而男孩子則從11.5歲才開始。
不過由于發育時間以及個體差異很大,通常把10~19歲這段時間統稱為青春期。這一期間,不論男孩或是女孩,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發生許多巨大而奇妙的變化。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而脆弱,父母和同學一句不經意的話,就能讓他感到難過、自卑。比方說,同學老是拿孩子開玩笑,或者是父母平時的言語不當,經常打擊孩子。
心思敏感的孩子就會覺得自己很失敗,進而變得脆弱、自卑。在生活、學習上信心也就很差,更容易導致孩子生活消極、成績下降甚至厭學等情況出現。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隨著身體上的變化,心理、精神上也會出現變化。孩子容易出現“以自我為中心,周圍的人都在關注自己”的感知,于是也就會變得比較在意外表。
無論是男孩子還是女孩子,他們對自己的外表總是有不滿意的地方。有時覺得臉上的痘痘影響了自己、有時覺得身材不好,每天都要在鏡子前照很長時間。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家長基本上就可以確定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了。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自己能夠得到更多得到他人肯定和認可,所以他們會通過各種方式去展示自己,去引起他人的注意,比如他們會利用穿著奇裝異服,來引起老師、家長或者同學的注意力,其實他們的內心是很渴望被肯定被贊美的。
青春期的孩子,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向往,渴望去探索一種新的生活,想要去冒險去創新,去做很多人都不敢去做的事情,這個時候的孩子內心充滿了活力和動力。這個時候家長要適當引導孩子,把這股力量用到正確的方向,也是很不錯的。
面對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長又該如何面對
1、家長不要急著打罵責怪孩子,先要保持冷靜,觀察一下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的行為沒有過激的情況,都屬于正常青春期該有的表現,家長就不要過多束縛。如果家長對孩子的生活參與太多,管得太多,會讓孩子更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從而走向家長最不希望的地步。
2、發現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作為媽媽可以充當一位“知心人”的角色,放下一位家長的嚴厲,就作為一名好朋友,和孩子聊聊心里話,幫孩子解決遇到的一些問題,慢慢的孩子便會對你打開心扉,家長也更容易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如何跟青春期孩子溝通
在生活中,有不少家長總是喜歡打斷孩子說話。當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時,家長不要隨便就去打斷孩子,這樣做容易打擊到孩子的交談欲望。孩子本來有很多想法,但是被家長打斷以后,就會變得緘默,也不愿意再跟家長說話了。
家長在面對青春期孩子的時候,要學會耐心和包容,不要給孩子施加太重的學習壓力,學會使用正確的教育方法來引導孩子,才能夠讓孩子敞開心扉與你溝通,幫助他們順利地度過這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