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學生逃學似乎已經(jīng)成為學校和家庭難以言狀的痛。就連幼兒園的孩子也有所謂的逃學行為,而且這種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一般來說,它被認為是兒童的行為或心理問題。每個人都關(guān)注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而忽略了所謂“不良行為”背后的含義和故事。那么初中生逃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呢?如果孩子逃學怎么辦?
初中生逃學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1.需要感到被重視和被愛
與您的孩子親近的唯一時間通常是當您認為他或她犯了錯誤時。孩子可能會形成一種理論,即引起父母注意的唯一方法是犯錯誤,包括偷竊、作弊、搶劫或在考試中拿雞蛋。這時候孩子的“逃學”,多半是求你給他多一點“愛”!當你給他多一點關(guān)心和多一點愛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他不會那么想耍花招。
2.信心不足
有些孩子嘗試了很多次,但都失敗了,很少或根本沒有成功的喜悅。一次又一次,他們會認為自己生來笨,不是學習的材料,所以主動放棄努力,這就是典型的學習性障礙現(xiàn)象。
3.個性逃學的孩子
性格往往溫柔內(nèi)向,有的東西總是藏在心里不暴露,沒有能力與人打架。這樣的孩子在家里可能是乖孩子,聽話,懂事。但在學校,很難避免被欺負。他們在同學中往往處于被動地位。他們想要充滿刺激,與各種不同性格的同齡人生活、學習,只有不斷的忍耐、讓步,而且越是忍耐、讓步,就越會成為欺負的對象,所以很容易有逃學的想法。
4.孩子自身的心理障礙
心理活動描述的改變會導致個體行為的改變。孩子很可能有自己的一些想法,而這些想法不會在學校實施,所以他選擇逃學來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
孩子在學校感覺不舒服,很難受。也許他們厭倦了學習,因為他們在學校被取笑或者他們得到了太多的白眼。也可能是一些學生或老師不滿意,老師對學生太嚴格等等。
這些孩子雖然每天都和同學呆在一起,但缺乏與同學相處的能力。正常的孩子,每天在學校學習各種知識,班級和同學們做各種活動,感覺很有趣。然而,這些孩子對學校的所有活動都不感興趣,甚至覺得有負擔,總想逃離這種環(huán)境,一旦受挫,比如被同學嘲笑或欺負,他們可能會選擇逃學來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