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對孩子在到了上學的年紀后都會出現厭學的情況,這讓很多家長很是頭疼,那么大家知道二年級孩子不想去學校怎么辦嗎,孩子厭學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
二年級孩子不想去學校怎么辦
1、找到原因
不同孩子出現厭學的原因是不一樣的,常見的原因主要是對學習缺乏興趣,老師給過不當的批評,與同學關系不好等因素。當孩子出現厭學時,家長首先要做的應該是和孩子充分的去溝通,耐心的去詢問原因,找出原因后才可以幫助針對性的去調整,平時家長應該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建立起學習的自信心。
2、給予有原則的獎勵
獎勵是刺激孩子愿意讀書的一個重要方法,但是在使用這個方法的時候一定要謹慎,首先要確定自己和孩子約定的獎勵是否能實現,另外對孩子的獎勵也不是無節制的。
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防止父母給孩子的獎勵有太大的刺激,否則在孩子讀書的時候也會一直想著獎勵的事情,這無疑會對孩子的學習成績造成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很難培養出提升成績的習慣。
3、用恰當的方法讓孩子產生自信
如果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遭遇太多的挫折,就會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但是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取得非常不錯的成就那么也會讓他們產生自信和成就感,甚至會因此而愛上學習。這就要求父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一定要適當引導。
4、參加活動
在學校或者其他地方平時可能會有一些活動,我們作為家長可以鼓勵帶著孩子去參加,像校園活動朗誦會,體育競賽等,這樣的活動一般都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他們各自的才能得到發揮.從而看到自己的長處和優點,感到成功的喜悅,進而逐步消除厭學情緒。
5、不要一味打罵
現在的孩子來自家長或者學校的壓力比較大,產生厭學情緒也是可以理解的,家長無需太驚慌,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勵孩子適應學校的節奏,幫助他們走出厭學的誤區才是重中之重,只是一味地責罵和苛求最終將只能適得其反!
產生厭學心理的原因
1、情緒和情感消極。有些同學由于學習失敗,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來至老師、家長的批評訓斥和同學的壓力和鄙視,會產生消極情緒體驗,這種消極情緒不斷積累,會嚴重妨礙學習,導學無動力,把學習視為一種負擔。有部分同學由于害怕學習,惟恐失敗構成對自尊心的威脅,于是對學習產生過度焦慮,從而害怕、討厭學習。
2、與人際關系差有關。有的學生在家中因受到過分的寵愛,不能正確對待別人,有一種“我即中心”的優越感,自私自利,自以為是,對老師不尊敬,對同學不友好,甚至出口罵人,出手打人,因而,師生關系不融洽,同學關系緊張。有的不能正確對待自己,對自己估計過高,目中無人,在學習上大膽激烈有余而理智毅力不足,情緒波動極大,一旦遇到挫折,就對自己產生懷疑,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產生了厭學心理。
3、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些學生不知道什么是學習,還以為是為父母而學。當看到社會上一些沒讀書而賺了大錢的人時,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厭學。
4、學業負擔過重,產生逆反心理。為了讓孩子上一個好學校,老師家長拼命給學生施加壓力和學習任務,以致學生完全不能承受,他們很反感老師和家長這樣“無理”地對待自已,于是越來越對學習感到厭倦。
除了要接受家長的幫助之外,厭學的孩子也應該學著改變一下自己的觀念,要學會接受自我,重新對自己有一個良好的認識。適當的時候給予自己一些肯定,發揮自身的優點,這樣在學習當中才能夠讓自己充滿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