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有很多同學都會出現疲態和學不下去的感覺:對學習缺乏興趣、有抵觸情緒、缺乏積極性、上課精神渙散、打瞌睡、消沉、不安、制造事端、逃學、厭煩學校、離家出走等。以上這些問題,其實從心理學層面來講,都可以歸結為厭學的負面情緒。
出現厭學情緒怎么調整
1、改善環境,愉悅心情
學生可以要求老師和家長配合,營造再學習、享受學習的氛圍,消除因學習成績不好而產生的不良情緒。
2、改變觀念,接受自己
厭學的學生應該重新認識自己,找到自我的價值,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識,這是把厭學轉化為學習興趣的重要環節。學生要學會發現自己的優點和好的方面,適當給自己一些肯定,認識到自己優點。
3、培養興趣和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要努力創造條件,可以選擇參加自己感興趣的學習活動,感受成功感和學習興趣。
4、嚴格要求,增強自控能力
當厭學情緒開始出現時,學生永遠不要拋棄自己,放棄學習。有時候,學生應該強迫自己糾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激發自己內心的進步欲望。
5、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
學習最重要的一點是學會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認識到題目的一切變化都是因為基礎知識,把學習的重點轉移到基礎知識的學習上。
6、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因為師生關系緊張而產生厭學情緒的同學不在少數。這些學生應該和老師溝通,征求意見,盡最大努力與老師建立平等和諧的關系。
7、有合適的學習目標
厭學的同學應該給自己設定一個合適的學習目標。剛開始的時候,目標不要太高。如果目標太高,很容易對自己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當然,如果目標過低,也不會起到應有的激勵作用。因此,學生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設定學習目標。
8、做出正確的歸因
合理的歸因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相反,錯誤的歸因則會導致孩子更加自卑。一些厭學的學生厭學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們不能正確地找到自己學習失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