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步入校園之后,家長不僅需要操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問題,還需要抽出一部分精力去輔導他們學習,尤其是每天面對不愿意寫作業的孩子,家長更要控制好情緒,多多引導他們。
小學生不愿意寫作業如何應對
1、營造氛圍。其實有的孩子并不是不愛寫作業,而是家里缺少學習的氛圍。比如孩子在寫作業,寶媽卻在看電視,那孩子自然是不會專心學習的。這時寶媽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及時的關掉電視,最好是陪著孩子一起學習??梢哉冶緯?,這樣孩子就不好意思再玩耍了,就會乖乖寫作業。
2、要對孩子感興趣的事情予以肯定。父母的肯定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興趣,也會成為他挑戰下一項任務的出發點。所以父母發現孩子對某一事物感興趣后,只要這一事物對孩子的成長沒有壞處,就一定要積極鼓勵孩子去探索,父母的肯定是孩子繼續下去的最大動力。
3、培養習慣。星期一到星期五每天都做作業。如果老師不布置作業,家長可以合理安排,讓孩子有每天都有做作業的意識。對于周末的家庭作業,確保在周五完成一小部分,而不是因為周六不上學,周五晚上就可以不做。如果平時晚上做一個小時的作業,那周五晚上就可以只做半個小時。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習慣,又不會讓他太累。
4、讓孩子理解工作的辛苦。我們也可以讓孩子體驗到工作的辛苦,這樣就會讓孩子了解一個道理,那就是學習要比工作輕松很多,在這個年紀學習其實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情。只有通過對比才能讓孩子了解到到底做什么才是最容易的,這樣的話,孩子就不會繼續再抗拒寫作業了。
5、不要打擾孩子。很多家長習慣在孩子寫作業時,悄咪咪的偷看孩子是否在認真學習,或是一晚上以送牛奶,拿東西的借口進出孩子房間好幾次,這樣都是很打擾孩子的,好不容易孩子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認真學習,突然被打擾,然后又要花一段時間靜下來,這樣孩子做作業的效率也很低。
小學生如果不寫作業,會帶來哪些問題
1、知識掌握不扎實,影響學習成績。寫作業就是為了讓學生將課堂上老師講過的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如果學生不寫作業,學過的知識得不到訓練,知識就會出現掌握不牢固的情況,對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會帶來影響。
2、容易影響其他學生,導致他們也不寫作業。小學生的從眾心理也是挺明顯的,如果一位學生不寫作業,也沒有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那么以后就會有更多的學生出現這樣的情況,所以,一旦發現學生出現不寫作業或者不愛寫作業的情況,就應該馬上引導,避免帶來更大的影響。
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方法
預估:讓孩子先預估完成每門功課的時間,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進行,到點家長要及時提醒,如果沒按時完成,幫助孩子尋找原因。如果是拖拉,給孩子一定的緩沖時間繼續完成,給孩子設定一些獎勵,激勵孩子盡早完成!
檢查:等孩子完成一門功課的作業后,給他一定的時間自己檢查,控制在5-10分鐘之內。如果孩子確定自己完成無誤之后,家長再仔細檢查。
總結:在檢查完孩子的所有功課后,如果孩子完成得好,及時表揚;如果出現錯誤,一定要耐心幫孩子進行錯題分析;
如果是因為粗心而出現錯誤,可以給孩子設定一些小懲罰,比如減少玩樂的時間、罰孩子做點家務或者做點體育活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