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學習壓力以及學習氛圍都是非常大的,如果孩子不能盡快適應,那很容易會產生厭學的情緒,但高中是孩子學習的關鍵時期,所以家長一定要想辦法減輕他們的這種現象,讓他們重新回歸校園。
高中生逆反厭學怎么辦
1、以包容的態度面對孩子。我們要允許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畢竟引發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很多,在尚未清楚真正的原因之前,更需要家長去安撫孩子的情緒,去包容允許孩子會出現這種厭學的想法,如果一味用強硬的態度逼迫孩子去上學,只會激發孩子的厭煩情緒,讓孩子對上學的事情更加抗拒。
2、了解孩子厭學的原因。進入高中之后學習壓力變大,如果孩子沒有及時調整心態,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就會出現不適應、跟不上學習進度的情況,孩子的努力得不到正面反饋,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出現厭學的情緒。
此外還有很多因素需要家長和老師通過有效的溝通,以傾聽者的身份,走進孩子的內心,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與訴求。
3、適當的把權力讓給他。權力適當下放給孩子,讓孩子真真正正地做一回主吧!失敗了,他自己也就明白了。當然父母也不能完全放任孩子,對其不管不顧。還是應該從旁指導,只是要注意技巧而已。
4、降低期望、放低要求。高中的孩子本身壓力就大,父母如果給予太大的壓力和期望,會讓孩子焦慮不安,從而彼此矛盾不斷。不妨這個階段,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孩子的叛逆心理就沒有那么嚴重,自然而然就度過了叛逆期。
5、換位思考,循循善誘。不想工作的心思常有,但當我們想到要養家糊口的時候,也很難真得不去工作,因為我們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同樣孩子作為學生,也應該承擔起好好學習的責任。因此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換位思考,用同理心感化孩子。
若是有機會可以帶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場所,體驗一天打工的感覺。如果孩子覺得你的工作很輕松也很羨慕,你可以告訴孩子這份工作是用“寒窗苦讀”換來的,如果當初自己不夠努力,現在就不會這樣輕松。
如果孩子終于體會到工作不容易,那你也要鼓勵孩子每一個工作都有意義,但是如果能夠好好學習,將來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或許也不必像爸爸媽媽這樣辛苦。
高中孩子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1、學習過程中沒有成就感。厭學的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成就感,成就感是一個人堅持某項工作的重要動力。如果他屢次失敗,會影響學生的自我概念,即影響學生對自己的理解和評價,使他們認為自己的能力很差,無法完成學習要求,產生自卑和自暴自棄,降低學習動力水平。
2、自我貶低。一些厭學孩子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后,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
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而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育落后,不是學習的材料。目前的失敗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失敗也是自然的事情,這種情況是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改的。
孩子叛逆期如何教育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蛻變的一部分,我們要理解這個時期孩子內心敏感,渴望被尊重被認可,卻又找不到恰當表達方式的情緒波動。尊重孩子,維護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外人面前貶低孩子。
因為尊重孩子,所以愿意相信孩子的能力;因為相信孩子,所以會發自內心的尊重孩子的選擇。尊重與信任是相互的,當孩子進入叛逆期,做到適當放手,允許他獨立成長,培養獨立有擔當的人格。
放手即放下對孩子的控制欲,放下因叛逆行為還引發的焦慮情緒,不事事以孩子為先,多想想如何豐盈自己的內心,如何維系家人間的親密關系,如何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