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是孩子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此時父母應多注意孩子學習態度的變化,如有叛逆厭學問題,及時發現及時糾正。
高中生叛逆厭學怎么辦
1、跟孩子耐心溝通。如果孩子向家長提出不想上學的想法,家長要認真對待這個問題,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解決這個問題,比如:把孩子訓斥一頓或痛打一頓,因為這樣做非但不能消除孩子不想上學的想法,還會讓孩子更加抗拒上學。
所以,家長的最佳做法就是跟孩子坐下來好好地聊一聊,心平氣和地詢問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因為孩子不想上學可能與自己的學習成績落后有關,也可能與同學之間的關系不和諧有關。
針對不同的原因,家長要采取不同的應對措施。所以,家長不僅要耐心地聽孩子說出心聲,還要冷靜地思考孩子的說話,這樣做才能找到說服孩子好好上學的方法。
2、跟老師密切合作。家長了解了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以后,就要積極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家校合作是幫助孩子改變想法的有效措施,所以,家長要主動跟班主任老師進行聯系,最好能跟老師當面溝通。
一方面要告訴老師孩子目前有不想上學的想法,把孩子說出的原因也告訴老師,請老師幫忙核實;另一方面要向老師表明自己的態度,請老師給出建議,自己會積極與老師配合,共同對孩子進行教育引導。
當然,家長也可以讓孩子參與到與老師溝通的過程中,讓孩子親耳聽聽老師對自己的評價和建議,也能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自己的關愛,更加積極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重新燃起上學的愿望。
高中生叛逆厭學的原因
1、缺乏學習的成功體驗。“如果孩子在學習上長期缺乏成功體驗,而積累的挫敗體驗又沒有得到及時疏導,就可能導致一種習得性無助心理,成為嚴重的動機障礙,孩子會產生無能為力、放棄努力的心態。”
2、缺乏清晰而有挑戰性的學習目標。“沒有目標,學習動機肯定會受到嚴重影響。”如果實現目標的難度太大,也會導致孩子當下的動機受到影響。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厭學情緒
1、父母要理性幫助孩子設立學習目標:父母要隨時監測孩子的學習狀況,幫助孩子設立科學的學習目標。當孩子考試失常時,家長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挖掘并分析導致考試失利的主要原因。
2、培養孩子抗壓能力:適應能力差,在學習生活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無法承受,產生厭學心理,家長應該從小培養孩子獨立生活、人際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孩子在學習中遇到挫折時,就不至于輕言放棄學習。
對于高中生自身來說,高中生多掌握一些調節壓力的方法。從認知上,認清處于競爭激烈的環境,難免有人會學習成績排名靠后。
3、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生活在一個經常發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心事重重,而無力顧及功課。家庭安全感能使孩子產生愉快體驗,對學習自然也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