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多數的家長在聽到孩子不愿上學的想法之后,必然會感到十分的生氣,但如何用有效的方式幫助解開孩子的心結更為重要。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下孩子就是不愿上學怎么辦?
孩子就是不愿上學怎么辦
1、父母適當降低對孩子的期望值。要知道“第一”只有一個,并且只屬于努力向上、不畏困難的人。父母要了解孩子困難所在,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并為此而努力。對于學習成績不太好的,只能讓孩子跟自己進行縱向比較。
多與孩子在學習方法、正確處理挫折方面進行溝通與探討,有的放矢地對孩子進行學習上的指導,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如果父母對孩子下硬指標,“一定要進前十名”“每科都要95分以上”,孩子背負著沉重的壓力,對是否能達到目標十分擔心,面對困難,心理承受不了,就會產生消極厭學情緒。
2、適當獎勵鼓勵,但不要說過多的空話。孩子想學又學不好,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是最容易導致自卑的,也是產生厭學情緒的原因之一。只要孩子努力學習了,父母就要給予獎勵,哪怕是一句話、一個輕撫、一個會心的微笑都會強化孩子的正確行為,使其感到學習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時,父母要多加鼓勵,要讓孩子親身體驗自己沒有那么糟糕,學好是有可能的。但如果只是在旁邊說一些無營養的鼓勵的話,意義不大。
要幫助孩子解決一些具體的問題,指導孩子把比較困難的問題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從而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體驗成功,從而大大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例如幫助孩子認真分析試卷,找出錯誤原因,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
3、遵循孩子做事的規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家長應該遵循規律,在對的時間選擇讓孩子做對的事情,這樣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很多孩子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外面有點風吹草動,都會打斷他們的學習。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學會抵抗來自外界的誘惑,督促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當孩子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通過對學習的慣性,不斷的約束和管理自己,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有了自控力。
4、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家長可以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交流,比如明星的成長歷程及在賽事中的表現、某電視劇觀后感想,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容。
家長要與孩子一同進入學習狀態,多鼓勵多溝通,給予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開學了學校有很多可以玩耍的同學,可以得到老師的表揚,讓他們對學校有所憧憬。
此外,早晨起來跟孩子打打球、跑跑步也是一種有效的感情交流,更會達到潤物無聲的教育效果。
孩子不愿上學的表現
1.認為學習是負擔,把學習作為一件痛苦的事情;
2.回家不喜歡寫作業,責任心不強、馬虎草率,行為散漫;
3.學習目的不明確,甚至恨書、恨老師、恨學校;
4.對手機和電視機很著迷、玩手機和看電視,一提到上學就惡心、頭昏、脾氣暴躁甚至歇斯底里。
孩子不愿上學的原因
1.學習成績跟不上,受到來自老師、家長和同學的壓力、責怪和鄙視。
2.與人際關系差有關。由于性格的原因,有些孩子人際關系差,經常與同學們吵架甚至打架,導致同學們都不喜歡他,從而使他感到在學校沒意思,產生了厭學情緒。
3.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些孩子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總認為是為父母而學。聽到社會上一些關于讀書無用的說法,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