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很多孩子受讀書無用論的觀點,對學習產生了厭倦心理,只想輟學出去打工掙錢。對于這種情況,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知識在工作中的重要性,端正好他們的學習態度。
孩子不想讀書想打工怎么辦
1、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家長要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比如:準備一個書房,擺一個書架、書桌,放一些孩子喜歡的書籍,讓孩子自己在舒適安靜的環境里自由閱讀。
2、多鼓勵孩子,表揚孩子。孩子在學習上的每一次小小進步,我們都可以去贊賞他,讓他體會到成就感,由此激發他不斷學習的動力。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注和愛,孩子的逆反心理也就不會那么重。
3、進行誠懇的一次談話。孩子厭學時,不要責罵孩子,而是應該安慰孩子,并認真地和他進行一次談話。這次談話的主題是不讀書的話,你要去干什么呢?語氣得是誠懇的,宛如他的朋友一樣,兩個人一起認真思索,當你將種種利弊分析給孩子聽,孩子會感受到你是真的在關心他。
4、讓孩子知道,掌握科學文化知識是在未來競爭中獲得優勢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一個人的競爭實力主要來自于自身的優勢,比如年齡、體力、學歷、技能、特長、特長等等。
一個沒有社會認可學歷的人,往往只能參與體力勞動或簡單腦力勞動的崗位競爭,而這類工作更注重求職者的年齡、體力、體質。隨著年齡的增長,失去這些優勢后,工作的競爭力會迅速下降,昔日的強者會變成昔日的弱者。
5、讓孩子知道,社會真正需要的是有知識的人。當今社會處于一個知識激增的時代,知識更新極快。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在社會上立足,我們必須不斷更新知識,否則我們將面臨被淘汰的結果。學習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是一個終身的過程。
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
1、來自父母的壓力。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成績很看重,甚至覺得只有考第一,那么這個孩子未來才有用。這種“唯分數論”的思想,很容易加重孩子的思想負擔,時間一長,成績優異的孩子,可能會因為思想壓力重而出現心理問題。成績不理想的孩子則更加會厭學,極度排斥去學校學習。
2、受家庭因素的影響。孩子的家庭學習環境不好,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教育各執一詞,或者家庭人際關系冷漠,這些都會讓孩子無心學習。
還有的家長害怕孩子會落后于他人,便總拿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對各種課外輔導班格外熱衷,經常告訴孩子學習就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孩子考好了就特別開心,考差了就發大火,這些做法也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3、孩子自身的原因。孩子的學習目的,學習動機不強,學習方法不科學,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思維呆板,聽不懂,學不懂,慢慢地就會對學習失去興趣。
當對學習失去了興趣時,學習的動力,學習的效果會變得更差,從而造成惡性循環,當父母老師都用成績那一套來衡量孩子“好壞”的時候,孩子自尊心也會受挫,最后越來越厭惡學習。
預防孩子厭學的方法
讓孩子知道為什么而學。一個人潛能是否可以發揮出來,取決于他對所做的事情是否有興趣,感興趣可以發揮8成,不感興趣只能發揮2成。對于學習同樣如此,沒有學習興趣,就算知道學習方法,也沒有辦法取得好的成績。
增強學習自信心。當孩子給媽媽說自己不是學習的那塊料的時候,家長要打斷孩子的想法。孩子說自己上課的好多內容都聽不懂,感覺自己很差勁。這時候父母要鼓勵他:你一點都不笨,只是方法不對,只要掌握了正確的方法,再努力努力學習就可以趕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