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是一個分水嶺,很多孩子都會在此時成績出現一個大的浮動,就比如孩子的數學成績,如果此時的孩子不能轉變自己的思想,就會出現數學成績不好的情況,家長需要注意這一點,幫助孩子提高上來。
孩子初二數學不好怎么辦
1、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事實上,大部分學校在教數學的時候,只剩下這么一條了,即給大家灌輸了很多數學知識,而且生怕大家記不住,還讓大家做了很多練習題。沒有數學知識肯定解不了難題,但是光有數學知識是不夠的。
2、培養邏輯能力。學生需要能從已知條件得到結論,需要一步步推理得出來,這一點我們大部分中小學教學做得都不好。為了應試并且快速見效,學校讓大家對解題方法死記硬背,忽視了背后的邏輯性。而遇到所學的解題技巧沒有涵蓋的所謂難題,當然就不會做了。
低水平的老師和笨的學生,總是試圖采用題海戰術,覆蓋各種考試題。好的老師則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好的學生在學習數學時也是平衡理解力、邏輯能力和基礎知識三者的關系,做到事半功倍。
那么怎么知道自己的邏輯訓練合格了?很簡單,對于讀完初二的學生,學完幾何書的前兩章,即了解了點線面等基本概念和幾何學的五條公理,自己合上書能把全書所有的定理推導出來。
3、學會及時總結拔高。想要學好數學,首先得語文基礎好,這樣才能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能確保讀懂難題的條件。
其次是要培養邏輯能力,簡單的說就是看到一個問題知道如何解決的能力。比如看到一道應用題,你需要考慮是用數形結合方法做?還是利用設方程思想去做?選擇好了方法之后,你需要知道該方法的流程是什么。比如用數形結合方法的第一步是畫圖,用設方程的第一步是把哪個未知條件設為x。
孩子初二數學不好的原因
1、被動學習。許多同學進初中入后,還像小學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沒聽到“門道”。
2、學不得法。老師上課一般都要講清知識的來龍去脈,剖析概念的內涵,分析重點難點,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學上課沒能專心聽課,對要點沒聽到或聽不全,筆記記了一大本,問題也有一大堆,課后又不能及時鞏固、總結、尋找知識間的聯系,只是趕做作業,亂套題型,對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機械模仿,死記硬背。
也有的晚上加班加點,白天無精打采,或是上課根本不聽,自己另搞一套,結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提高數學成績的方法
1、先看筆記再做題。初中課堂的知識含量是小學的幾倍之上,而且需要有抽象思維能力;另一方面,同學們對老師講的內容理解,但是沒有經過練習還沒有達到老師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因此,當孩子說上課聽懂了時候,也會發現不會做題。因此在做題前,自己最好能回憶下上課講的知識點,比如可以提前看看課程記的筆記。
2、夯實基礎知識。對于那些該背的、該記憶的數學知識,一定要讓初中生記清楚,記明白。很多初中生都有這么樣的誤區,以為數學是不需要記憶,實際上這是非常大的誤區。
數學也是非常需要記憶的,而且必須記憶的清清楚楚,不能有一點的馬虎和出錯。比如說我們小學時候都要記憶的十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以及乘法口訣。可能歷史大體知道意思就行了,但是數學作為嚴謹性的學科,必須要記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