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了,導致現在的很多孩子學習壓力很大,甚至會出現厭學問題,很多家長對于孩子的這種問題感到非常的頭疼,也不知道如何與孩子溝通,家長可以看一看下面的這篇文章。
不學習的孩子怎么辦
1、幫助孩子設定正確的目標。現如今,很多孩子學習并不是自愿的,大部分是被家長逼迫著學習。孩子并不知道學習是為了什么,對以后有什么意義,父母則大多數的時間都在訓斥孩子,“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考不上大學!”父母對孩子經常這樣說教,不僅不會增加孩子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孩子覺得學習壓力很大,出現逃避學習的心理。
父母要知道,學習動力從來不是灌輸出來的,都是通過引導和激發出來的,父母需要讓孩子明白為何而學習,給孩子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孩子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為了達成自己的目標,也會堅持下去。
2、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自信心。孩子不愿意學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沒有自信心導致的。自信心和成功也是相輔相成的,有了自信心,孩子才會主動地學習,也就容易獲得成功。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是要讓他體會到學習上的成就感,才容易形成自信心。
所以家長在平時可以給孩子學習上定一個容易完成的小目標,讓他體會到這種成就感和自信心。如果孩子成功了家長再提出新的目標,讓孩子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如果孩子失敗了,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原因,給予他鼓勵,讓孩子知道通過努力就能獲得成功。
3、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孩子有目標,但是不執行或者拖延,多半是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習慣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種持之以恒的事情,而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孩子養成了學習習慣,不用家長催促,自己就會安排學習時間以及學習計劃。
孩子為什么不喜歡學習
1、沒有從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學霸之所以愛學習,是因為學習讓他體會到成績感:拿到高分后同學羨慕的眼光、老師的表揚、父母親戚的祝賀等等,這些對孩子們來說都是正向反饋,會激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以取得更好的成績。
而如果一個孩子厭學,很大概率是因為他無法從學習上體會到成績感,相反,學習給了他挫敗感:成績不好被家長批評、如何努力都學不會等。應對這種情況,家長們可以先給孩子定一個可以實現的小目標,讓孩子嘗到完成目標的甜頭,從而慢慢培養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2、逆反心理。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下降時,很多父母都會下意識批評、嘮叨孩子:為什么就你學習不好?你看看某某家的孩子?好好學習我說了多少遍了?
一次兩次還行,次數多了,孩子就產生了逆反心理:你非要我好好學,那我偏不學。遇到這種情況的孩子,不妨試試“溫柔打法”,不要過分強調學習和成績,用其他人的成績來跟孩子作對比,轉而去發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小優點,讓孩子重新愛上學習。
如何讓孩子愛上學習
一、父母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父母要經常讀書、讀雜志、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告訴孩子你所學到的各種新鮮有趣的知識,經常詢問孩子在學校里學到哪些新知識。讓孩子感覺到你對學習的興趣,孩子就會受到熏陶。
二、鼓勵孩子多嘗試,找到興趣點。培養學習興趣,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么,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后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于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嘗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三、引導孩子體會學習的快樂。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可以這樣問:“感覺怎么樣,背完這首詩你是不是很快樂。”這樣主動引導他,讓他主動地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他學會了一首詩,讓他體會到那種成就感,價值感。